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26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刚,孙冀凡, 来源:地质找矿论丛 年份:2002
尖宝山金矿床受冀东幔枝构造的北缘拆离带和喜峰口-凌源NE向断裂带的控制,矿区形成3个较大规模的金矿化带.研究认为拉马沟组变质岩石基底富矿源岩(层),元古界长城系中的金元...
[会议论文] 作者:孙冀凡, 李永刚, 王艳辉,, 来源: 年份:2004
万全寺银金矿床赋存于中生界侏罗系白旗组。其形成和潜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属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金矿床。构造控矿明显,区域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为导矿构造,更次级的剪裂隙...
[期刊论文] 作者:孙冀凡,王会文,许振海, 来源:地质找矿论丛 年份:2004
小寺沟周边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与燕山期中晚期陆相潜火山作用有关的多金属矿化广泛发育。在岩体内产有中大型规模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近年来在其外围新发现一批银、金多......
[会议论文] 作者:孙冀凡, 李永刚, 王艳辉, 杨士道,, 来源: 年份:2004
万全寺银金矿床赋存于中生界侏罗系白旗组。其形成和潜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属中低温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银金矿床。构造控矿明显,区域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为导矿构造,更次级的剪裂隙带......
[期刊论文] 作者:孙冀凡,牛树银,曾垣荣,王宝德,孙爱群, 来源:内蒙古地质 年份:2001
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第三级构造单元 ,其核部变质—岩浆杂岩隆起与外围盖层之间的主拆离带体系是很好的成矿控矿构造。尖宝山金矿是冀东幔枝构造北侧主拆离带型金矿...
[期刊论文] 作者:孙冀凡,李永刚,王艳辉,杨士道,SUNJi-fan,LIYo,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4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论文] 作者:牛树银,孙爱群,谢汝斌,许传诗,王宝德,杨志宏,毕伏科,孙冀凡, 来源: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年份:2002
成矿作用研究表明 ,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中 ,成矿数量有从少到多 ,聚矿能力有由弱到强的演化趋势。中生代为全球规模的成矿大爆发阶段 ,究其原因可能与地球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