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3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岱宗学刊 年份:1997
最近,一家出版社委托我们编选一套12卷本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其中长篇小说四卷,只能入选五、六部,这就让我非常犯难,按这个淘汰率,茅盾的《子夜》可能都要割爱.而在...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04
我虽然对去年的全国小说评奖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对于评委们一致将田中禾的《五月》列在获奖短篇的榜首,还是感到由衷的欣悦和钦佩的。这篇象山茶花一般不起眼的小说,在...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4
1985年前后一部分在新时期崛起的中青年作家,开始转向长篇小说创作,出现了如《钟鼓楼》(刘心武)、《浮躁》(贾平凹)、《隐形伴侣》(张抗抗)、《古船》(张炜)、《金牧场...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2
《许三观卖血记》这个书名真是缺少点文学味,它开头的一句“许三观是城里丝厂的送茧工,这一天他回到村里去看望他的爷爷”,也让人觉得太白了。但你千万别小看它。朴素和简洁,正是......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2
【正】 “后新时期文学”从1985年还是1987年“后”起,这无关紧要。历史不是以一两年为单位来计算的。谁又能预料今后十年中国文学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变化呢?所以我对“走...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7
【正】 《古船》总共写了近五十个人物,其中有浓墨重彩、着意刻划,因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如隋抱朴、四爷爷赵炳等;也有轻描淡写、余光所被却依然给人深刻印象的,如史迪新老怪、...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创造 年份:2017
我的一个亲戚从江西去美国,在旧金山机场通关安检,检查员问她有没有带食品。你如果说NO,他那里就OK。我那亲戚犹豫说:“我不知道什么食物是不能带的。”于是开箱检查,发现有烧...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0
【正】1988年,《上海文论》开辟了一个由陈思和、王晓明主持的“重写文学史”的专栏,以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一些作家作品和...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0
1988年,《上海文论》开辟了一个由陈思和、王晓明主持的“重写文学史”的专栏,以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一些作家作品和文...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4
【正】 新文学反映中国商业命运的长篇小说,从三十年代的《子夜》,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的早晨》,直到八十年代的《商界》,都曾在这个重要而独特的题材领域给我们的文学以深...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2
【正】 贾平凹的中篇《废都》,(载《人民文学》1991年10期),最先曾在山东潍坊的一个内部刊物《风筝都》上发表。绕有兴味地读完小说以后,这两个“都”字不觉引起了我的一种联...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16
年轻时在大学念中文系的时候,我只喜欢文学不喜欢语言学,总觉得语言学枯燥、刻板,特别是文字、音韵、训诂那一类的学问,艰涩深奥,更是不敢问津。但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本文对建国初期出现的一批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如《保卫延安》、《红旗谱》、《红日》、《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三家巷》等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对它们的宏伟建构、史......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徐北文先生(1924.4—2005.12),祖籍山东泰安,曾任济南教育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济南职业学院教授,山东省文史馆馆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著名的学者、......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5
不知从何时起,在我脑子里逐渐形成了一种印象:北京的批评家好“点头”,上海的批评家好“摇头”;北京的批评家“在朝”;上海的批评家“在野”。当我思忖这些印象所自何来时,便...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98
读了《山东教育》关于高密一中"语文实验室计划"的系列报道,感到新鲜和兴奋。他们的这些改革尝试,两三年前就开始了,但这些做法公之于众时,却正值全国教育界从上到下呼唤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宋遂良,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我们应该把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当作一个历史发展中的“过程”来看待;没有明显的开头,没有望得见的结尾,没有一种冥冥的力量在设计,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指挥,没有一条笔直的路,也没有哪一个预言家能够对它的前途未卜先知。一切都根据时代的需要,按照文学艺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