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3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正】《史记·田单列传》记载说:“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闵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根据这段话可知,田单本为齐王宗室,与国君同姓同宗,只是宗族关系已很远了,所谓...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正】余撰《开山祖师数宛陵》一文,共六节,万余字。《古典文学知识》1993年2期,限于篇幅,仅刊出前三节,完稿遂成残篇。今将后三节略作修改,交学报发表,聊为补篇云。1993年11...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7
龚自珍的《明良》四论张宇声一个风雨飘摇,危机四伏的时代,造就了一个敏感的锐意改革的思想家——龚自珍。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首领林清率领二百余众,以宫中太监为内应,突然进袭......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从有关资料看,王渔洋与姜埰有过一次交往,并由姜埰给王渔洋的赠诗,引出了清初批评王渔洋“清秀李于麟”的诗学话题;这一话题又与王渔洋后来对姜埰“遗命宣州”的批评有关。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关于“梅村体”的艺术渊源,前人多重视其源出初唐四杰与中唐元白,相对忽视了其转益多师的艺术继承。本文论述“梅村体”所受李、杜歌行体之影响,弥补这一认识缺失。受李白之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梅村体”名篇《临淮老妓行》以老妓冬儿为叙事主线,表达了吴梅村对明末史事的感慨,具有明显的“诗史”品格,表现出鲜明的批判意识,并且“一诗双写”地刻划人物形象,代表了“梅村......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与“秦淮名妓”卞玉京的交往,是吴梅村一生中的重要经历,这一始聚终离的的个人事件,因为明朝的灭亡而具有了浓厚的悲剧意味。研究这一对才子佳人的交往,是研究吴梅村亡国后的心境......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与“秦淮名妓”卞玉京的交往 ,是吴梅村一生中的重要经历 ,这一始聚终离的个人事件 ,因为明朝的灭亡而具有了浓厚的悲剧意味。研究这一对才子佳人的交往 ,是研究亡国后吴梅村...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教学法课在师范院校课程中有它的特殊性,在专业思想教育、基础理论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师专的教学法课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应该加强教学法课程的建设...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8
王渔洋(王士)是清代“神韵说”的倡导者,康熙年间,他主盟诗坛达50年。本文评述他在扬州5年文学活动的成就和影响:康熙年间的两次“红桥修禊”,为扬州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其后的卢见......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神韵的内涵及其特征──兼评神韵研究中的一个逻辑错误张宇声神韵,在古代中国,是一极富民族特色、颇具东方智慧特征的诗学理论。但与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诗学理论相比,它长期处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9
在齐都临淄周围几十里的地面上,经初步测算,大约分布着一百五十多座古墓。它们高低错落,大小不一,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墓群,常常引起人们对尘封土埋的齐国历史的无限遐思,对社...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8
北宋初期的苏舜钦、梅尧臣,齐名一时,而诗风并不相类。对此,他们政治上、艺术上的知己欧阳修曾切当地概括为:“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六一诗话》)这种不同的审美个性,鲜明地体现于苏、梅写的那些关心政治、同情民瘼,......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4
吴梅村的歌行体长诗,记叙了他与明末清初山东莱阳诸诗人的关系,是研究梅村交游不可或缺的一篇.与本诗有关的姜、姜垓兄弟以及宋枚、左懋第等人,其政治气节与诗歌成...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章对《鸳湖曲》的作期作了补充论证,在细读的基础上,分析《鸳湖曲》的主旨有双重意蕴,即寓身世之悲,表达个人生命与时世迁移的两重悲剧。同时指出全诗的主线为竹亭湖墅,对《鸳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科考试,是清初文化征服的一大策略,对瓦解明遗民的精神抵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次征诏,当时社会上颇有非议,王渔洋的言论就很有代表性。渔洋讥讽的对象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归庄作为明遗民中的志士,其诗学思想可作为明遗民诗学理论的代表.他发展了'发愤著书'的传统思想,突出强调亡国时代的'大不幸';主张以人存诗,人品胜于诗品,特...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1
吴梅村的"三行"名篇一向被认为是反映清初苛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全面,"三行"诗的深层内容是反映作者的亡国悲哀,表达作者怀念故明、抨击清人统治的思想情...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顾炎武《赋得秋柳》一诗,学术界历来以唱和王渔洋《秋柳》四章为主导观点,也一向认为此诗主旨是寄意永历帝。本文对顾炎武同时在济南创作的四首诗作综合分析,认为此诗非唱和渔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宇声,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3
文章憎命,诗能穷人“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语)。文学史上那些坎廪困顿,失志不平的文人,把内心郁积的忧伤愤懑倾注到文学作品中的时候,往往形成感人的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