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98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6
大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原方由蜀椒二合(炒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饴糖一升组成,为水煎两次服量.原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陈建国,, 来源:中成药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曹占地,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4
炙甘草汤是治疗"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的著名方剂,近年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病症,多有较好疗效.故搞清本方何药为君的问题,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临床.本文仅就此...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曹占地,,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4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177条。其组成及用法为:“炙甘草四两,生姜、桂枝各三两,生地黄一斤,人参、阿胶各二两,麦门冬、麻仁各半升,大枣三十枚。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煮...
[期刊论文] 作者:韩红伟,张尊如,,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韩红伟,,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6
定喘汤是治疗哮喘咳嗽的有效方剂,其出自《扶寿精方·痰门》,早于《摄生众妙方》20年。本方原书只言治“齁喘”,不涉及“风寒外束”的表证。从方义分析和服用方法来看,本方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曹占地,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4
苏合香丸是治疗寒闭证的著名温通开窍古方,近代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也有较好疗效。本方最早见于《外台秘要》[1] 卷十三引《广济方》,原名吃力伽丸。至宋代《太平...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韩红伟,,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2006
本文以为,从《医学衷中参西录》“茵陈解”中对茵陈的形态描述、生长过程、功效特点,以及镇肝熄风汤中配伍茵陈的本意分析,所言茵陈都应是青蒿。...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曹占地,, 来源:中成药 年份:2006
银翘散出《温病条辨·上焦篇》,是治疗风热感冒疗效卓著的名方,临床屡试屡验,较为常用。特别是随着近代制药工业的发展,由银翘散改制成的成药新剂型也不断出现,使该方的使用更......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曹占地,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5
近年来中医学界学术争鸣最为激烈的焦点问题莫过于病、证、症三字含义的争论了.许多文章读来虽颇受启发,但有些观点却仍然不敢苟同....
[会议论文] 作者:张尊如,曹占地, 来源:2004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本文论述了地黄饮子与瘖痱证。瘖痱证的症状应是"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瘖痱证的病机则是下元虚衰,筋骨失养,肺肾阴虚,舌本不荣。而临床使用则应以语声不出,足废不用,手足厥逆,或冷汗自......
[会议论文] 作者:张尊如,韩红伟,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2002方剂学年会 年份:2003
麻杏石甘汤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简称,其方名即全方之药物组成,方出《伤寒论》.本文主治应以咳喘为其主治,以热邪壅肺为其病机,故不应属于解表剂而应属于清热剂.现仅就麻杏...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王永梅,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1
炙甘草汤为《伤寒论》方 ,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病症的有效方剂。但该方煎药方法为“清酒七升 ,水八升 ,……煮取三升” ,基本上为水酒各半 ,其用清酒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 陈建国, 韩红伟,,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王永梅, 来源:河北中医药学报 年份:2001
肾气丸原载,近代常用本方治疗肾阳虚诸证.但临床使用本方,大多认为疗效不够满意.现着重从脏腑生理、药物配伍、药物用量及原方治证等方面加以探讨,认为肾气丸不应...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尊如, 由艳红, 陈利欣,,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2006
《金匮》橘皮竹茹汤是治疗胃虚气逆,呃逆干呕的效验良方。但因原方药物用量不清,遂导致对功效治证的错误理解。本文以为,原方橘皮、竹茹均为二升,前者约62g,后者约65g,为水煎...
[期刊论文] 作者:韩红伟,曹秀梅,彭红,张尊如,,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12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原治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少阴吐利。虽一方三治,但其主要病机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而不仅是胃中虚寒;因吴茱萸既可温肝又可暖胃,决定了本方功效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杨阳,马淑然,周爱民,武密山,韩红伟,王恒草,鲁琴,张尊如, 来源:中医教育 年份:2004
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素养密切相关.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基本功培养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方剂学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医学的整体把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