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93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笔者认为应当以无产阶级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官僚资本主义最初产生和无产阶级为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进行革命三者的统一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准 ,而符合这一标准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宋代是江西成为理学之源的重要历史时期,由欧阳修到李觏而周敦颐,继而张九成到朱、陆,无不为理学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宋代江西之所以能够成为正统思想理学的源地,是与江西自身......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5
朱陆异同演变的脉络牵涉朱学与陆学相互的纠结与转变、消融。按照时间的发展梳理其脉络,可以将其历史形态总结概括为朱(朱子)陆(象山)之辩、门户之见、朱陆之和、早晚之争、方法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6
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思想呈现儒法交融,对法家之学的批判、融合与折衷,使理学法律思想较之于法家更有补治道,成为引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几百年政治活动的思想规范。朱熹是真正......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朱熹法律思想是一种以儒法思想为基础的融合了诸子百家精华模式的思想。在融合过程中,只求发明传统经典本义与真相,会通求于一是。朱熹法律思想创新具有采撷精华、不惟圣贤,只见......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是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途径之一。宋明理学道德人格内涵与道德人格的塑造方法为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借鉴。宋明理学以理欲之辨树立社会的普遍道德法则,...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5
宋明理学改变了帝王道统的传统观念,形成儒师圣贤传道观,反映了道统传承主体由帝王之道向圣人之道转变。通过明辨学统,树立了师道,接续了道统谱系。宋以后,师道、学统与道统...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4
宋明理学以"因天理,顺人情"为其法统核心,以为"国法"源于与承袭"天理","国法"顺应与维护"天理",揭示了宋明理学法的渊源、法的属性问题。宋明理学人情之情具有"情感"、"案情"...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0
闽浙皖赣苏区在制度建设上有很多的创新。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制定了我党历史上最早的党员行为规范《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形成了发展党员的具体标准与程序规范,并建立了党...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方志敏研究专号) 年份:1989
1934年7月,以红七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北上抗日。以后进入闽浙赣苏区,和方志敏领导的新红十军合编成红十军团,组成了更强有力的抗日先遣队,出击...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20
朱子学文献体系的建构是朱熹及其门人后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一,门人后学为朱子作年谱、行状,编辑语类、文集等,促成了朱熹著述文献文本的最终成形;其二,门人通过协助朱熹,或...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8
  宋明理学是元明清社会正统意识形态,无疑对传统法律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宋明理学义理法律思想寓政治、道德与法律为一体,将义理观视为根本立法司法原则,进一步强化...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4
孔子法律思想为伦理法律思想 ,寓道德与法律为一体。朱熹则以经世致用的理念将新儒学的精髓贯彻于义理法律思想之中 ,寓政治、道德与法律为一体 ,较之于孔子法律思想更具有传...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毛泽东农村阶级划分标准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四个时期:(1)1925-1930年是以土地占有数量、收入和生活水平为标准的多元时期;(2)1931─1947年12月是以剥削关系(劳动与否)为标准时期;(3)1947年12月—1952年底以经济地位为标准时......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朱熹的学术思想不能归之于新儒学或道学与理学,而是融合了儒、释、道及诸子各家之学,走的是一条杂家的路径。朱熹融合诸家所体现的“杂”,也就成为其学术思想最显著的特性。朱熹......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4
宋明理学家重视官吏治理,认为国家之败在于冗官、邪风、官贪,而胥吏利用官员流动性不熟悉地方情形把持社会基层政治社会,造成地方政治的败坏。因而,官僚阶层对于国家的管理与控制......
[会议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 年份:2004
一、"三纲五常"结构向"四德五伦"结构转变是伦理纲常体系的秩序与层次调整结果1)先秦汉唐之"五伦"、"五常""四德"与"三纲"五伦,即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1
宋以前传统礼治社会与宋明理治社会的儒家核心价值有明显区别。前者核心社会价值是“仁和”,这与孔盂的“仁学”精神是一致的,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合”观念相吻合,追......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宋明理学对义利之辨在不同时期偏重点有所不同。明中期以前的前期理学家,总体上继承儒家的“义以生利”,主张与民以利,承认合理有限利欲,而明中期以后理学家则肯定人之欲念与商业......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17
中国传统社会法律属性的演变可以归结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先秦到汉唐的伦理法阶段,二是从宋到清的义理法阶段。宋明理学实现了由伦理法律化到法律义理化的转变,其义理法属性突出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