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28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76
岐山县贺家村西,北至董家村,是一片西周墓地,曾多次出土铜器,史(臣言)簋就出土在这里。1973年冬,我们配合当地平整土地工程,在贺家村西壕发掘清理周墓十座(图一),现选择...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88
陕西长安县沣河东岸的普渡村,位于丰镐遗址的范围内,曾多次发现西周墓葬,出土很多重要的文物。1984年春秋两季,我队在村南西户公路的南侧发掘西周墓葬三十九座,西周车马...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83
中国医药学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丰富的地下医药文物是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解放后,我国的考古文物工作者在辽阔国土上发掘出大批医药文物,包括不同时代的医药文...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77
神木县在陕西省东北部,北接内蒙,南濒黄河,万里长城从西南向东北横亘全境。县内北半部为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南半部系高原沟壑区。发源于长城外的秃尾河向东南流人浩荡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86
1971—1981年,我队在长安县沣西公社张家坡发掘西周墓葬八座、车马坑一座,新旺村墓葬五座。又在沣东斗门公社普渡村开探方五个,发掘面积140平方米,发现西周时期居住遗存...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1
【正】 陕西榆林地区地处黄河中游、长城内外,北半部为鄂尔多斯高原浩瀚的毛乌素沙漠,南半部是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干旱、水土流失和霜雹等自然灾害严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4
2013年,国际考古学界把石峁遗址列为"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之一①。这是我国考古学界一大喜讯,也是陕西省考古文博界全体同仁的光荣!石峁遗址系我发现,我曾采集和征集到...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4
(接上期)四、长柄铲与形板铲、圭铲形玉工具或礼器,依形状分长柄形铲和形铲。长柄铲功能铲削,可用于修治兽皮和器物,有的也可用于人体刮摩治疗,故笔者前曾名之为圭。形板...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83
【正】 在沣京遗址范围内的长安县沣西公社新旺村,曾多次发现西周铜器,1982年元月又出土两件铜鼎。新旺村、冯村、东石榴村和曹家寨之间,是一块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约1500...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文博 年份:1984
祖国医药学史料,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而不断充实,原来某些晦黯不明的部分,比如古代西北边疆各族人民的卫生医药状况,由于文献记载的不足,不甚了了,现在因有地下文物...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文博 年份:1987
折继闵、折克行两通神道碑现存西安碑林内,此碑为研究宋史,特别是宋与西夏关系史的学者们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折继闵与折克行系父子,《宋史》有传。《折继闵神道碑》是省...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80
清涧县解家沟公社解家沟生产队,1962年在村旁耕地时发现一批商代铜器,送交县文化馆收藏。现简介如下:尊 1件。口径42.5、高17厘米。侈口,高圈足。顶饰两道凸弦纹,肩有三...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81
统万城是北朝十六国之一——"夏"的都城,故址在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公社白城子大队,无定河北岸原上(图一)。史载公元四○七年,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借称天王、大单于",雄...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文博 年份:1991
京兆韦曲韦氏,源流长远。隋唐时间,韦家宗族繁盛,声势烜赫,出将入相,人物辈出,甚至与皇室互婚,参与朝枢。而奠此基业者,当推仕于北魏,西魏和北周三朝的韦孝宽。斯人《周书》...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4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7
近年来,猪瘟流行又出现上升的趋势,且流行特点发生明显变化,常伴发各类混合感染,给准确诊治带来了难度。具体介绍慢性猪瘟继发感染沙门氏菌的诊断与防治。...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83
【正】 罗福颐先生近年著《商周秦汉青铜器辨伪录》,断定西安郊区出土的秦杜虎符为伪作,现将其物征集出土经过详介如下:秦杜虎符的征集,系我经办,1978年11月30日,农民杨东锋...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3
1977年夏,我在陕北作考古调查,于榆林北乡小壕兔公社刀兔村遇一马姓老人,闲谈中得知他解放前以贩卖“古董”为业,抗战期间,他在毛乌素沙漠某村买得古铜印一颗,到包头市卖予一外国人。祖先遗物,流失异国,不胜痛惜。 马老汉不识字,对印文内容茫无所知,幸有卖出前......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0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提起无定河,唐代诗人陈陶的这首令人毛骨悚然的诗句便浮现脑际,那积尸遍野,血流漂杵的战场惨象,与近代无定河流域风沙滚滚,水土流失的状况发生联系,遂以为陕北自古以来就是荒凉贫瘠的所在哩。其实不然,依据考古材料看来,黄......
[期刊论文] 作者:戴应新,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79
中日友谊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来,两国人民在文化上和经济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医学交流即其重要内容之一。 据说,在汉代,中国医学已传入日本,所以日本称中医为汉医。公元五○○年,日本旅华学者把晋朝医学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的一部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