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30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河,戴秀中, 来源:生理学报 年份:1991
40只家兔,乌拉坦静脉麻醉。切断双侧主动脉神经(AN)、窦神经及迷走神经。以选择兴奋 AN 有髓传人纤维的条件刺激(0.02ms,50Hz,4—6V,5min)给予切断的 AN 中枢段,模拟导致低阈...
[期刊论文] 作者:戴秀中,潘燕霞,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1995
146只雄性Wistar大鼠,慢性应激20天,诱发早期可逆性应激性高血压,在应激4-16天血压农渐增高的高血压发生期,同时观察交感紧张性和动脉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潘燕霞,戴秀中, 来源: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与交叉渗透,推动生理学的研究向细胞和分子水平以及整体和器官水平深入发展.生理学的发展必将促进其他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的研究,也为生理学教学注入活......
[期刊论文] 作者:潘燕霞,戴秀中, 来源: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8
目的 研究延髓腹面尾端加压区(cVMP)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反射的影响。方法 在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以递增频率电方波刺激主动脉神经,观察动脉压力感受有髓和无髓传入反......
[期刊论文] 作者:戴秀中,郑庆玲,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1
家兔18只,乌拉坦麻醉,切断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与一侧窦神经.以健侧颈动脉窦内方波形式保持压刺激(HP)和电刺激同侧窦神经模拟保持压(SN),分别诱导同一窦压力感受反射快速重...
[期刊论文] 作者:戴秀中,潘燕霞, 来源:生理学报 年份:1996
雄性Wistar大鼠56只,乌拉坦麻醉,双侧脑区微量注射谷氨酸钠,观察延髓腹面尾端加压区(cVMP)与头端加压区(rVMP)心血管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cVMP的升压效应弱于rVMP,不伴随明显的心率效应,rVMP升压效应强于cVMP兼有明显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戴秀中,潘燕霞,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1995
慢性应激诱发早期高血压,在高血压发生期(应激4 ̄16天),观察动脉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动脉压力感受反射衰减是伴随血压升高而发生并与之平行发展,而与该时期交感紧张性升高......
[会议论文] 作者:贾秉钧,戴秀中,陈专, 来源:中国生理学会血压专题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8
[会议论文] 作者:李河,戴秀中,陈专, 来源:中国生理学会血压专题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8
[会议论文] 作者:李河,戴秀中,陈专, 来源:中国生理学会血压专题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8
[期刊论文] 作者:戴秀中,陈耑,白玉山,贾秉钧,,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6
用自制双极指环式硅胶导管电极,于家兔主动脉根部所引导的His束电图,其H波位置及波型,与犬心及人体His束电图一致。在窦性心率与人工起搏固定心率两种条件下,A—H间期均被肾...
[期刊论文] 作者:賈秉鈞,戴秀中,賈国藩,,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64
抑制概念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在兴奋概念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后的很长时间才被提出。组织活动的抑制现象虽然早在1836—1838年就先后被Hoff与Volkmann发现,1846年Weber...
[期刊论文] 作者:戴秀中,张培娟,吴惠珍,贾秉钧,, 来源:福建医大学报 年份:1979
在临床针麻实践中,我们采用的切口旁双针(同神经电针)对浅层组织尤其皮肤有较满意的镇痛效应,并总结了最适刺激频率为100HZ,最适刺激强度为最大耐受强度。在应用这种最适刺...
[期刊论文] 作者:戴秀中,潘燕霞,白玉山,陈 ,贾秉钧, 来源:生理学报 年份:1996
雄性Wistar大鼠56只,乌拉坦麻醉,双侧脑区微量注射谷氨酸钠,观察延髓腹面尾端加压区(cVMP)与头端加压区(rVMP)心血管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cVMP的升压效应弱于rVMP,不伴随明显的心率效应,rVMP升压效应强于cVMP兼有明显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赖奕木,陈达光,吴可贵,戴秀中,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年份:1999
探讨SHR及WKY大鼠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ostralventrolateralm edulla, RVLM)内微量注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Sar1,Thr8]Ang Ⅱ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在SHR及WKY 大鼠,RVLM 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不引起明显的心血管效应。RVLM 内微量......
[期刊论文] 作者:戴秀中,郑庆玲,姜志强,贾秉钧,,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1
家兔18只,乌拉坦麻醉,切断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与一侧窦神经.以健侧颈动脉窦内方波形式保持压刺激(HP)和电刺激同侧窦神经模拟保持压(SN),分别诱导同一窦压力感受反射快速重...
[期刊论文] 作者:戴秀中,潘燕霞,郑庆玲,贾秉钧,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1995
慢性应激诱发早期高血压,在高血压发生期(应激4~16天),观察动脉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动脉压力感受反射衰减是伴随血压升高而发生并与之平行发展,而与该时期交感紧张性升高......
[期刊论文] 作者:林青,戴秀中,陈耑,白玉山,贾秉钧,,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21只家兔,乌拉坦麻醉后,电刺激延髓腹侧表面加压区,均表现肾交感神经电活动和动脉血压的兴奋性反应,谷氨酸(L-Glutamate)局部作用的反应与电刺激一致,红藻氨酸(Kainic acid)...
[期刊论文] 作者:焦海霞,李凌,余涓,戴秀中,潘燕霞,, 来源: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6
动脉血压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中,准确检测血压的变化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测定大鼠动脉血压的方法有颈动脉插管直接测压法和尾套间接......
[期刊论文] 作者:潘燕霞,许昌声,戴秀中,谢良地,姜志强,, 来源: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9
目的进一步探讨主动脉压力感受反射中枢性衰减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 方法采用6 Hz与60 Hz两种频率的电方波刺激主动脉神经,观察SHR在高血压发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