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汉语对西方标点符号的认知到规范采用是汉语现代转型的内容之一。本文梳理了中国人从晚清遭遇西方标点符号到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这一百多年...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本文从周作人文学汉语的实践过程来探讨现代美文的发生,认为周作人的文学汉语特色可以用“知言”来概括,分三层论述:首先描述了知言的特性构成了美文的特征,接着分析了知言与美文......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5
本文先论述林译小说对古文义法的叙事规则的成功汲取,接下来论述林译小说在语言上的纠结与冲突,最后指出,在五四白话文学的境域中,林译小说在文学汉语上的冲突是双重的现代冲...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狂人日记》的文学汉语,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兴趣点。《狂人日记》中,错杂狂语与理性真语的结合,穿透了中国的历史叙事;狂人、“昆”“余”和鲁迅的四重叙事的叠加转化,完成...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5
王国维研究哲学时期主要在1901年至1904年,之后转入十年左右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时期。王国维研究哲学却不料发现了一个深刻的矛盾,即“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对于...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五四"时期,周作人虽然重在主张思想革命、提倡"人的文学",但也关心文学语言的变革。他有着比较完整的国语改造方案:第一,他认为汉字汉语有种种缺点,但他不主张废弃汉字采用...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4
一般说来,喜欢写作的人对文字有某种沉迷,只是沉迷之途千姿百态。鲁迅对文字的沉迷至少可以追溯到他青少年时代的抄书。少年鲁迅有两大爱好:一是摹图,一是抄书。周作人回...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本文对中国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及其嬗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晚清的中心话语是文言话语,文言话语是一种权力话语,它表征了知识者与民众都缺乏自我认识。到了“五四”,文言话......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4
周作人曾认为自己的白话实践始于1918年的《古诗今译》。不过在此之前,他却有过白话实践。他曾经用白话回复过鲁迅的白话来信,只是他的这封白话书信可能没有保存,至今没...
[学位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 年份:2003
本文从话语生存论的角度探讨了战争年代(1937——1948)的话语分布。话语生存论认为话语是生存的家园。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话语模式:毛氏话语、大众话语和胡风话语。 毛氏话...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描写了丁玲女性肉身叙事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变化过程,最后在延安彻底转变;丁玲在延安走过了三步:战士化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转化和新的叙事方式的建立,由此探讨了...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首先分析了比较与比较文学的关系,指出比较不仅为比较文学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而且召唤着比较文学的范围;其次批评了三种比较文学的学科观,提出比较文学的学科应定位于与文学史、......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4
中国现代文学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一个充满魅惑性的问题,吸引着很多学者。本文试图将发生的问题还原到汉语实践中一窥究竟。但是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要有对汉语实践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晚清“新名词”以何种方式被汉语接受成为晚清言说的重要事件。通过分析“词语-注释”的三种类型——词典、栏目集注和单篇夹注,不难发现,“词语-注释”的汉语造型,从现代汉语生......
[报纸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 年份:2004
林孙珍的《苦乐留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是他近年来作品的合集,其中收录小说、散文共58篇。$$    《苦乐留痕》中的小说写于上世纪80年代,以平凡人物为题材,大多寓......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2013
以词语为叙事对象,以语言为语言的宾语,这样的叙事常常让人耳目一新。韩少功的《马桥辞典》叙述马桥人生活中的一百多个词语,以此穿透马桥人的生存状态。余华的《十个词汇里...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0
“九十年”与“五四”新文学传统2009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从文学的角度看,把“五四”新文学作为一座高峰仍然是学界的共识。学术界探讨的“五四”新文学是流动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3
在上世纪40年代的言说语境中,胡风有其独特的话语方式:欧化白话文。胡风的白话文欧化在词汇、文法和叙事三个层面上铺展,又在具体的文本中结合为一个整体。如果把胡风的欧化白话......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2003年的改版作为文化事件,引起的波澜似乎已经平息.大学的学者做主编,以上海的学术新锐组成编委会,推出各种专号,建立读者一编者的交流平台,自觉地推行文学主张,...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王国维虽然没有对遭遇其他语言冲击的汉字与汉语发表过多的看法,但他鲜明主张积极采用日译汉词中的“新学语”以输入新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大量翻译采用双音节或三音节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