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38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1989
...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
来源:地震学刊 年份:1996
通过对地震发生模型、地震的震源特性,不确定性问题和GIS技术的应用等4方面的阐述,提出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及新理论、新技术的运用。...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4
《中国八大地震震害摄影图集》评介,指出该“图集”共收录了中国1966年至1976年十年间所发生的八次大地震的震害照片434幅,并附有简要的中、英文对照说明,为中外读者提供了方...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3
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的观测与研究已成为当前地震学和工程地震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地震发生机制的多样性、地震波传播所经过地壳介质和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从近震源处观测、分析震源区的介质特征、震源的环境和地震的发展过程,从而研究地震的成因和对地震......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74
...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东,时振梁,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9
在综合分析中国及周边地区有史料记载的历史火山喷发事件与强震记录的基础上,列举并详细描述了6对历史火山喷发与强震伴生的构造事件,并在分析构造事件本身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东,时振梁,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1999
IntroductionTherearealotofhistoricalearthquakerecordsinChina.Thefirstearthquakerecordcanbetracedto23BC,butjustafewrecordsofvo...IntroductionTherearealotofhistoricalearthquakerecordsinChina. Thefirstearthquakerecordcanbetracedto23BC, butjustafewrecordsof......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东,时振梁,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IntroductionTherearealotofhistoricalearthquakerecordsinChina.Thefirstearthquakerecordcanbetracedto23BC,butjustafewrecordsofvo.........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 王健,,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9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思路、进展以及新编中国地震区划图所采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技术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王健,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3
由于核电厂厂址选择对安全的要求严格和地震灾害极其复杂,在确定设计基准地震动时要求使用综合概率法、地震构造法和历史地震法。特殊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和烈度异常说明在核电厂选址中,必须考虑历史地震特殊情况重复的可能性,强调了历史地震法结果也有可能成为3......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王健,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5
本文以强震为目标,考虑到各地区历史地震记载和仪器记录的完整性,以M≥6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强震震级频度分布和历史时期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作为衡量各地区地震活动性强弱的指标......
[期刊论文] 作者:王健,时振梁,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2
围绕对地震活动时间和空间不确定性的不同认识和处理方法,分析了地震区划中现有的确定性方法和概率分析方法的不足.分析、总结了地震之间相互关系随时间、空间和震级的变化特...
[期刊论文] 作者:王健,时振梁,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3
海啸大小的量度应包括关于海啸“源”处大小的描述,“源”处海啸的大小与地壳形变规模和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海啸与地震的关系中,除了地震震级外,强调了震源破裂方式这一因素。阐述了关于核电厂选址安全评价中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对未来海啸“源”的预测、......
[期刊论文] 作者:环文林,时振梁,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96
1730年北京圆明园地震,是北京城郊较大的一次地震,也是我国历史地震中资料最为丰富的地震之一。这些资料对研究北京的抗震防灾,社会地震学和历史地震都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当时的清朝......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环文林,,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4
文章分析了板内地震与板间地震、板缘地震的区别,阐述了板内地震在地震活动性和地质构造环境等方面的表现特征,由此确定了研究板内地震应包括地震预报和工程抗震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时振梁,谢原定,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74
1932年12月25日,我国甘肃省西部玉门镇以南的昌马地区发生了7.6级地震。震中区产生了规模较大的地面破裂带,其中有张性、压性和剪切等多种型式裂缝。本文根据分析各种自然破...
[期刊论文] 作者:顾平,时振梁,,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3
在1982年9月8日至9月14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与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震研究人员宣读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反映了近年来世界...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自强,时振梁,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0
正当举国上下向“四化”进军的时候,也正当我国的地震科学飞跃发展的时候,我国地震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与世长辞了。终年七十九岁。李善邦先生把自己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健,时振梁,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BinomialmodelonseismicriskanalysisJianWANG(王健)andZhen-LiangSHI(时振梁)(InstituteofGeophysics,StateSeismologicalBureau,Beijing100.........
[会议论文] 作者:卢振恒, 时振梁,,
来源: 年份:2004
中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地震灾害严重而且频繁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同时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地震史料,其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上是举世无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