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2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肇始于刘辰翁评点文言小说《世说新语》,却借助金圣叹、毛氏父子、张竹坡等人的一系列通俗小说评点风靡天下。文言小说评点的尴尬,与文言小说创作的低潮不...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思想的旅行:从文本到图像,从图像到文本”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本文选取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两个关键概念——雷蒙德·威廉斯的"情感结构"和托尼·本尼特的"阅读型构"作为切入点,考察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文化转向."情感结构"与"阅...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百家评论 年份:2015
网络文艺批评,即对于网络文艺作家作品和文艺现象的思考与评价。它既能够张扬网络文艺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推动这股顺应时代要求的文艺发展潮流,同时又能够及时指斥网络文...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2
在20世纪早期发轫于北京大学的歌谣运动中,有个并不引人注目却又内涵深刻的现象,即“民歌”与“歌谣”的混用,以及人们对“歌谣”的更多偏爱。这一方面体现出传统文学观念在...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6
自中国美学现代转型之初,美学家们已经开始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展开对民族文化中悲剧问题的反思。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便从文化精神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小说戏曲缺乏悲剧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百家评论 年份:2020
《白鹿原》以特殊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人物命运以及"白鹿"这一文化符号,表征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农村社会稳定厚重的存在状态,以及这一状态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和政治进程...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2010
近年来,台湾电影的异军突起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而尤其以《海角七号》和《艋舺》为代表。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号》不仅创下了台湾华语影史的票房纪录,而且在金...
[学位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 年份:2008
《聊斋志异》作为古代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吸引了众多文坛名士的评点。在诸家评点中,以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对后世影响最大。四家之中,王评过于简略,何评流于...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4
“情感结构”是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通过梳理“情感结构”在威廉斯不同时期著作中的不同内涵,把关于此概念的理论建构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可以更好地......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13
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中相对缺席的"身体",始终是民间社会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歌谣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苦难、反抗的、世俗狂欢的民间,同时也是一个荒淫和缺乏规约的民间。只有...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4
歌谣在民间故事中有着两种比较突出的功能,一是作为叙事的必要辅助,一是作为纯粹的语言游戏。前者以故事为核心,歌谣所起到的作用是修辞意义上的,是使得民间故事更加精彩和引...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从先秦到南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从萌芽到成熟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文论的功能不断变化调整。《文心雕龙》的出现,成功地综合了文论的各种功能,从而宣告了古代文论的独...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8
歌谣语言看似简单质朴、形式自由,但其具体的形式技巧和整体的形式观念又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有内在的形式法则,更保持着与口语方言、精英文学乃至社会生活变迁之间的密切关...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在“后理论”时代我们需要反思和检视理论的弊端,在面向当代、面向文艺和社会现实中实现理论的健康发展和更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而言,其理论更新的力量应当而且也只能从自...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聊斋志异》是古代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文坛名士围绕它的评点层出不穷。在诸家评点中,以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四家之中,王评过于简略,何评...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4
一直以来,歌谣作为人民大众真实情感的表达媒介,一方面存在于人们的口头传承中,一方面又始终被来自外部的凝视所关照。儒家知识分子对《诗经》的解释和诗人仿民歌体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2010
我国学界对于布尔迪厄理论的重视和接受,多集中在他的资本、权力和场域等相关概念,对于他理论体系中的另一个核心命题——习性(habitus,又译作"惯习")的探讨和阐释则相对不多...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2016
综合中国的现实经验和西方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当我们试图以"审美"为视角切入当代社会的文化问题时,需要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扩展"人类学"的关注领域,使审美人类学...
[期刊论文] 作者:曹成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1
歌谣运动中的两个细节虽不引人注意,却又密切联系,构成了一条隐含的文艺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分界线。这不仅仅是感性审美和理性判断的彼此区隔,还缘于歌谣这一对象作为文化象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