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22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1997
看完《同舟共进》(今年第3期)上张江明同志的《广东"地方主义"冤案是如何平反的》一文后,我即打电话给林文山同志(牧惠)。我说:没想到古老(古大存)竟也被打成反党集团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0
《同舟共进》2010年6月号上,有一篇短文,是北京陈锋写的《留心朱永嘉们》。我非常感谢这位作者,替大家讲出了几句心里话。我早就为陈锋所说的上海“朱永嘉们”近几年发表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14
读贵刊2014年3月号,上有一文,题为《"落后就要挨打"论已过时》。谈的当然是国际间的关系。该文不长,全文根本要义,题目已十分清楚,谈的全是国际关系。该文始终未点明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出版工作 年份:1989
解放后,我翻阅过一些古诗词(以下简称诗)的选读本,受益甚多。但是,对于新的标点,却常有程度不同的意见。简单说来便是:有些标点太繁琐,一气呵成的几句诗,却在其中加了大...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15
一、鲁迅思想究竟是前期重要还是后期重要在我零星看见过的近若干年研究和评论鲁迅的文章中,以及之前抗日战争时期对鲁迅的评价文章中,一般都着重在歌颂鲁迅思想的后期,...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1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事实出发."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讲得更加清楚:"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2
陈伯达这个人,可以说是很聪明很有才。他给我的印象是,才胜于学,学胜于德,德毁于位。陈伯达以文章上了天,曾做过几天其产党的第四号人物,当时公布的政治局委员顺序是:毛主席,林彪,周恩......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8
这多年来,我们经常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往往是讲给外国人听的。可是,我以为这两句话对我们自己却是更加十百倍地重要。对党国大事中的前车之鉴,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在中国大......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4
围绕1957年7月上旬毛泽东在上海邀请文化教育科学界著名人士座谈时,是否讲过有关鲁迅沉默或坐牢的那几句话,近两年人们颇有争论。从这事又回溯到当年3月,毛在北京的另一小会...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4
王实味之被杀,解放后即渐有所闻。我听说是民主人士问起的,问的人好像是黄炎培。印象中,这是1950年或1951年在广州时,在一次十几二十人的会议上,由华南第一书记叶帅讲了几句,...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4
这两三年,有好些文章在研究,毛泽东1957年3月12日在京,同年7月9日在沪,都谈到鲁迅,但两者似乎十分矛盾似的。我现在就这个问题谈几句看法。我以为,毛的这两篇谈话,其实是上下...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2
《同舟共进》今年第三期上,有一篇曾伯炎的《野史中的奥秘》,中有涉及本人之处。凡事经几转难免会有变化,并不哿怪。此信所云,本系针眼小事,但事涉高层,为免攀附之嫌,本人特...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1
旭斓教授先生几右:承赠尊著《太平杂说》,感激莫名。原文可能大部已先在报刊上读过,脍炙人口,耳目一新。如能以尊著作为参考提纲,另请专家写一专史,则更为理想。此事如他人不...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2
今年三月间,我在医院中看见《同舟共进》上潘旭澜《〈玉门出塞〉及其它》一文很感兴趣,即给潘教授去了一信,觉得此歌曲值得旧事重提,并值得考虑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一优美的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2
《同舟共进》2011年10月号散木的《从晚年三首新诗看胡乔木的两重性》一文,引用了胡乔木1984年致周扬的一首诗,其中引用了我的话。但从版面上的标点看,看不清哪些是我的话。我想......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94
我所知道的柳毛赠答诗中“牢骚”问题的史实背景曾彦修广州《随笔》双月刊1994年第3期上,发表了郭隽杰先生《关于柳亚子的"牢骚"》一文。文章根据已故陈迩冬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写的"交代"──谈陈与柳的关系的自留提纲,判断柳的"牢骚"是由于周恩来在进北.........
[期刊论文] 作者:曾彦修,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95
自从我在本刊1994年第6期上发表了《我所知道的柳毛赠答诗中“牢骚”问题的史实背景》一文后,有人问我还知道点什么(这只怪我文章中有一二句吞吐之词),并希望我能适当写出。但数月来我并未为此议所动。 可是后来我收到了一篇香港发表的文章,题为《为柳亚子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