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02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辉清,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3
译者说明:一、寄生虫病是危害畜禽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当前在养禽业的发展中,对寄生虫的识别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内对禽类寄生虫形态的描述资料尚少,...
[期刊论文] 作者:朱辉清,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 年份:2014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和家长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农村中学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普遍较差、英语成绩较低.多数农村中学学生根本没有英语语言的感觉,觉得英语难学,随...
[期刊论文] 作者:朱辉清,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严格要求,努力把好课程教学质量关朱辉清近年来,高等教育受到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历来招生比较困难的“兽医专业”,教与学的矛盾就更加突出。从教师的角度讲,总希望将尽量多的知识传......
[期刊论文] 作者:蒋锡仕,朱辉清,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年份:1989
隐孢子虫病为人兽共患病。作者于1986年10月至1988年8月对川西北草地若尔盖、红原、壤塘、康定4县10个牧场(乡)188头牦牛的粪便进行检查,首次在我国牦牛体内发现隐孢子虫(Cry...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必富,朱辉清,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年份:1990
肝片形吸虫成熟虫体175条在常温下置不同培养液中体外培养,其结果是:在常温下,肝片形吸虫在适宜培养液中可存活10—12天,平均11天;在3类,17种培养液中以1640血清混合液为最佳...
[期刊论文] 作者:朱辉清,李必富,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年份:1990
本文报导2只人工饲养林麝瘤胃内粥样内容物的纤毛虫数是42—64万/ml,其纤毛虫种类为两种即Entodinium lboosospinosum和E.SP,隶属于纤毛虫纲(Ciliata),旋唇目(Spirotrichicha...
[期刊论文] 作者:朱辉清,龚荣慈,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年份:1989
采用常规细胞染色空气干燥标本制片技术制片及直接涂片,观察100个虫体的200张滴片,20个虫体的40张涂片,发现肝片形吸虫精子发生的染色体动态是:1.精原细胞,分为A型和B型。A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嫦娥, 段昌群, 王旭, 陈运锋, 刘飞, 杨媛, 朱辉清,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08
通过模拟污染实验,分析了阿特拉津和绿麦隆在单一和混合污染胁迫下对蚯蚓鲜重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鲜重随着处理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彭星, 刘嫦娥, 段昌群, 朱辉清, 杨尹, 任小娇, 茶桂石,, 来源:现代农药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刘嫦娥,段昌群,刘飞,杨媛,王旭,朱辉清,陈运锋,王汉明,, 来源:现代农药 年份:2008
为了探讨赤子爱胜蚓对莠去津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和消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莠去津在人工土壤中的降解速率。结果表明:莠去津在土壤中的降解系数和半......
[期刊论文] 作者:刘嫦娥,段昌群,王旭,杨媛,刘飞,朱辉清,陈运锋,王汉明,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08
研究土壤中丁草胺和乙草胺对蚯蚓抗氧化酶系CAT和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蚯蚓体组织的CAT和SOD活性先增大后降低,与对照相比,蚯蚓CAT和SOD活性表现为低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嫦娥,段昌群,刘飞,杨媛,王旭,朱辉清,陈运锋,王汉明, 来源:现代农药 年份:2008
为揭示利用蚯蚓活动对除草剂乙草胺和丁草胺的降解影响,采用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有蚯蚓和无蚯蚓的对比实验,研究了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除草剂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嫦娥,段昌群,王旭,杨媛,刘飞,朱辉清,陈运锋,王汉明,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04
研究土壤中丁草胺和乙草胺对蚯蚓抗氧化酶系CAT和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蚯蚓体组织的CAT和SOD活性先增大后降低,与对照相比,蚯蚓CAT和SOD活性表现为低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彭星,刘嫦娥,段昌群,朱辉清,杨尹,任小娇,茶桂石,段啟纲,, 来源:现代农药 年份:2009
为研究4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程度,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乙草胺、莠去津、绿麦隆、丁草胺4种除草剂单一处理人工土壤时,研究了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浓......
[期刊论文] 作者:朱辉清,李必富,刘登薇,陈代荣,石谦,谢志明,张霞清,晓军,,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年份:1991
两头双月龄仔猪一次性大量感染泡状带绦虫虫卵(三个孕卵节片,约18000个虫卵),先后于感染后的第八天和第十天发病,并于第十三天和第十七天急性死亡。其病理解剖变化,主要是虫...
[期刊论文] 作者:朱辉清,李必富,刘登薇,谢志明,石谦,陈代荣,张霞清,颜邦森,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年份:1992
1990年7月—1991年7月应用丙硫咪唑治疗猪人工感染细颈囊尾病获得成功,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多种剂型、剂量和投药方法对比试验中,以粉剂90mg/kg,三次口服疗效最好,驱(杀)虫...
[期刊论文] 作者:朱辉清,李必富,刘登薇,谢志明,石谦,陈代荣,张霞清,邹同群,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年份:1991
作者采用炭凝集法诊断活猪细颈囊尾蚴病,证明它是一种简便、快速,适于现场操作的方法。炭凝集诊断所用抗原,经试验筛选,以减压分馏提纯细颈囊尾蚴囊液制作的炭抗原为好,其浓...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薇,李必富,朱辉清,石谦,谢志明,张霞清,陈代荣,颜邦森,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年份:1990
作者将IHA用于诊断猪细颈囊尾蚴病,并在某些环节进行了改进,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浓缩提纯囊液抗原。检测147头份阳性猪血清,符合率为95.2%,检测53头份阴性猪血清,符合率为91%。试...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薇,李必富,朱辉清,谢志明,石谦,陈代荣,张霞清,颜邦森,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年份:1993
采用丙硫咪唑粉剂按90mg/kg 剂量间隔48小时三次口服投药治疗早期感染细颈囊尾蚴猪(感染30日龄),结果表明是安全、有效的,驱(杀)虫率高达99.7%,死虫完全吸收,与对照组比较,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