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73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邵长庚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为了改进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作者试用5-甲氧基补骨脂素(5-methoxypsoralen,5-MOP)进行光毒试验和治疗银屑病.并与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对比,结果表明:5-MOP的光毒反应明显低于8-MOP....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邵长庚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在银屑病斑块中,补体依赖性趋化因素含量明显增加,从而引起多形核白细胞(PMN)在皮损中的集聚.另外,亦有人证明未经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其循环中的PMN和单核细胞(MNC)的趋化反应增强.本文报告44例皮损面积达30~50%的银屑病患者,于PUVA治疗前和皮损消退后对循环中PMN......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邵长庚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目前用于光化学疗法的补骨脂素如8-MOP具有二个反应位置,在UVA的作用下,可与细胞核的DNA发生交联结合,形成单加合物与双加合物,不易为细胞修复机制所去除,因此不仅能引起许多生物的细胞突变,而且可使小鼠致癌。因而有必要寻求其他具有光敏作用,而又无致癌可能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孙益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在过去10年,作者曾用二羟基丙酮及Lowsone(2-羟基-1,4-萘醌)的混合制剂作为遮光剂以防护正常人日晒伤及保护对各种波长紫外线敏感的病人。但出于两种药物的混合制剂在化学上不稳定,以致所产生的保护程度也不同。为了解决此问题,作者将二种药物分开配制和应用,从......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郑逖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作者应用0.05%、0.1%、0.3%维生素甲酸的酒精溶液局部外用治疗青年扁平疣12例,寻常疣18例。每天涂药2次。结果:青年扁平疣治愈10例(83%),治愈时间1~6周,平均2.2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吴绍熙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对200例组织学证实为基底细胞癌的病人进行疗后追查。追查时间1~10年,半数病人追查时间在5年以上。200例病人的年龄为20~84岁,平均60岁。损害大小0.5~10厘米,平均1.54厘米。所有损害均限于皮肤,无波及皮下组织者。......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本文报告PUVA治疗对由一般过敏原引起的接触过敏性湿疹和某些物质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影响.3例用斑试证实对镍、铬、硫羰基二烃胺(Thiuram)混合物引起接触过敏性湿疹的病人,于PUVA治疗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过敏原于上背部进行斑试,以确定其引起过敏反应的最低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孙益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银屑病有良效。但长期反复应用,UVA照射的累积量增大,有引起皮肤变性或癌肿的潜在危险。维生素甲酸治疗银屑病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副作用较大而未能推广应用。为了提高PUVA的治疗效果,减少UVA的累积量,作者将二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以观察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目前已有足够的材料证明PUVA治疗银屑病具有很高的疗效。在治疗中,病人的耐受性好,副作用少。但是由于PUVA治疗,有可能引起慢性损害,如皮肤过早老化,引起皮肤癌和白内障等,必须引起注意。在体外的研究中已证明PUVA有致癌作用,此种作用与累积剂量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郑逖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光化学疗法治疗掌跖脓疱病过去已有报告,但不是病例过少就是无对照.本文报告22例顽固性掌跖脓疱病患者口服8-MOP合并UVA照射治疗一侧损害,对侧不照射,以作对照.每周治疗4次,共30次.结果:治疗侧,12例皮损完全消退,5例明显改善(偶有个别脓疱发生,局部仍残存红斑及......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孙益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应用动脉内注射利血平治疗指端动脉痉挛综合征(雷诺氏综合征)102例,其中指端动脉痉挛症50例(男10,女40),指端动脉痉挛现象52例(男18,女34)。年龄5~77岁,大部分病人年龄在20~60岁。大部分病人病期在2年内。......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作者认为光化性痒疹(Hutchinson氏夏季痒疹)不是属于多形性日光疹的一型,而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并且讨论了二者的区别。多形性日光疹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皮疹限于露出部位,日晒后一小时内开始有烧灼感和痒感。4~6或直至24小时后开始出现皮疹......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美国16个医学中心合作研究8-甲氧基补骨脂素加高强度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于18个月内,共治疗1308例病人。这些病人皮损均超过体表面积的30%。斑块型占84%,点滴型占12%,红皮症型占4%,2例为脓疱型。病期平均19年(>1~76年)。其中有45%的病人曾......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29例多形日光疹病人,其病期至少在2年以上.分别应用PUVA和β-胡萝卜素治疗.PUVA治疗10例病人,从早春开始,每周治疗2~3次,持续4~12周,至病人有最明显的色素沉着时为止.之后,让病人经常有足够的日晒,以维持其明显的色素沉着.β-胡萝卜素治疗19例病人,于早春开始服药......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徐文严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外用环己亚胺(Cycloheximide)对表皮细胞增殖具有强的抑制作用.在临床用以治疗银屑病和皮肤良性肿瘤有效,因此作者试用以治疗恶性皮肤肿瘤.9个表在性基底细胞癌,其大小均超过3平方厘米,外用1%环己亚胺软膏于患处,每天上药2次,共2周(总药量约50毫克).在上药1~2次......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郑逖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本文报告3例皮肤病患者由于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晶体混浊。一例为角层下脓疱病。长期内服皮质类固醇激素(Methyl prednisolone,Betamethasone,Triamcinolone),几乎未间断过,每天用量相当于强的松10~30毫克,约10年后发生白内障。另2例,一例为银屑病,一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郑逖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在过去资料中报告引起变态反应的皮质激素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Methyl prednisolone)、地塞米松、羟氟烯索(Triamicinolone)。引起变态反应的变应原是皮质激素本身,还是其中的杂质尚不能肯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郑逖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44例病人(原位癌33例、红色增殖症3例、鳞状细胞癌8例,皆经病理证实)应用软X线治疗。这些病人都是损害范围较大,不适宜于外科治疗者。...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刘季和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3
作者对25例应用PUVA治疗的银屑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PUVA对朗格罕氏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朗格罕氏细胞数量和形态方面均有明显改变.在数量方面,在PUVA治疗前,平均密度为730/mm2,而在治疗3次(1周)后,则减少到30028/mm2,7次后减少到5629/mm2.继续治疗,除3例病人由......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中摘,郑逖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报告4例尖锐湿疣病人,经组织病理切片证实并发原位癌(鲍温氏病)。其中一例癌变细胞已穿破基底层,侵犯真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