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6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雕塑 年份:2009
(承上期《雕塑》道教造像专栏)三、西魏:地方官吏对道教造像的支持1.现知最早有道像的石窟:福地水库石窟建于西魏政权第一年,即大统元年(535年),原位于陕西省宜君县福地...
[会议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 年份:2008
2008年7月底,我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大型展览"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上看到了一幅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绘画藏品: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宫廷画家绘制的长卷《宪宗元宵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07
徐悲鸿生前极为推崇白描《八十七神仙卷》,认为作者是吴道子,但该画至今未能有效进入艺术史。另一幅极为相似的手卷《朝元仙仗图》被普遍认为是北宋初期绘画的"标准器",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中国商贸 年份:2010
近年来,随着跨国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频率不断提高,商务英语谈判中语言要素的活用成为提高跨文化商务谈判语言层次的有效途径。其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当前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1996
论唐代阿弥陀佛图像的否定问题与曾布川宽教授商榷李凇在缺乏造像题记文字的情况下,对图像的性质和意义进行解读,一般是依据图像自身的样式、造像组合方式及其环境。然而,由于佛......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本文讨论的是唐宋道教美术的图像学。通过对三宝一三清、五圣一五帝这两组相似图像的讨论、追溯图像的产生与匹配的过程,论述了唐宋两代道教图像结构上的差异,并探讨了图像变异......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8
【正】"仰观白云,聚何处、散何处,飘渺不定;俯视黄河,来无头、去无尾,终古如斯"。这幅位于白云观山门的对联,将道家的哲理、白云观的名称及当地的地理地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4
最近清华大学哲学系的肖鹰教授征询我的意见,找一本适合推荐给一般大学生阅读的中国艺术史(美术史)教材。我想来想去,中国人自己写作的倒是不少,真没有合适的。不得已,我...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2009
本文是对永乐宫所藏一件西魏道教造像碑的调查与研究,在实地考察和对比早先拓本的基础上,对该碑的文字和造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校勘。依据碑文所记,像主是出自河南汝南后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艺苑(美术版) 年份:1999
嘉祥是出土汉代画像石比较多的地方,据1992年的统计,县内有45处以上的地方发现画像石,数量在150块以上。几乎每一组成套的画像石中都有西王母(后期还有东王公),作为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中国艺术 年份:2017
岩画作为中国艺术史的新课题,全然不同于卷轴画和雕塑,也与一般考古学研究有别。尤其是对于广西左江流域的彩绘岩画,由于其时间制作的连续性和空间布置的连贯性,不可受其他艺术形......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雕塑 年份:2010
宋代的道教美术遗存主要集中在南方的重庆、四川和北方的山西,北方为泥塑,南方为石刻。重庆大足和四川的安岳是相邻的两个县,都有唐、五代、宋代的道...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具有实用性、专业性和目的性,为广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有其自身的语言独特性,在其词汇使用上表现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海外英语 年份:2010
英文广告普遍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增强广告语言的生动性、艺术性和感染力,从而起到更好地宣传产品的作用。该文通过实例,分析了英文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对于实现广告劝购功...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西北美术 年份:1995
约开凿于西魏初年的249窟,窟顶为覆斗型结构,中心为装饰图案,四披各有图像,壁画保存较为完好。它以其卓越的艺术性和丰富的内涵不断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又因其题材的模糊与特...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雕塑 年份:2004
在传统雕塑作品中,吉祥题材是常见的表现主题,无论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民俗艺术还是文人艺术,都大量使用了吉祥题材。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期盼吉祥,是人们普遍的意愿...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4
大时代的艺术体现艺术家"大我"之心。虽"小我"是原生态,是我们每个个体的根本存在方式,但也是我们力图突破的局限。"大我"是文明的模板,是伟大时代的基本结构。艺术家心...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凇,,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7
是全球视野还是中国眼光?这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近年西方的学术界流行一种全球史(Global)的倾向,最近在北京和上海相继举办的大英博物馆藏100件文物讲诉世界文明史的展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