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23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娱兰,,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年份:2019
青藏高原,不仅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变形规模最大和形成时代最晚的陆-陆碰撞造山带。至今,青藏高原仍处在持续的造山过程中,使其内部及周缘区域地震频发。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该区域每年发生的3级以上地震超过200个,表明青藏高原仍处在强烈的构造活动中,因......
[期刊论文] 作者:Y.L.Li,B.S.Wang,R.Z.He,H.W.Zheng,J.Y.Yan,Y.Li,李娱兰,,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19
利用绝对地震定位方法(Hpyo2000)对青藏高原中部地区(32°N~36°N,90°E~93°E)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发生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定位。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结果相比,定位后结果整体上更加聚集,水平位差距超过10km,深度上集中在0~8km范围内,这表明青藏高原内部上......
[期刊论文] 作者:显示全部作者", class=",showAll",>,,Y.Li,李娱兰,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19
利用绝对地震定位方法(Hpyo2000)对青藏高原中部地区(32°N~36°N,90°E~93°E)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发生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定位。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结果相比,定位后结果整体上更加聚集,水平位差距超过10km,深度上集中在0~8km范围内,这表明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
[期刊论文] 作者:雷宇航,尹扶,洪鹤庭,李娱兰,王宝善,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21
分布式声波传感(DAS)技术可以将现有城市通信光缆转化为密集宽频带地震观测系统,利用城市通信光缆进行主/被动源面波成像为城市浅地表结构成像和地下空间探测提供了新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充分利用高阶面波信息能显著提升面波结构成像效......
[期刊论文] 作者:严江勇,郑洪伟,贺日政,李娱兰,李瑶,牛潇,,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2019
为了调查羌塘盆地中部壳内低速层分布特征,对布设在羌塘盆地的TITAN-I宽频带地震台站所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分析,并引入时频域相位滤波技术改善接收函数信噪比,反演得到各台站下方100 km深度范围内的一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时频域相位滤波方法能......
[期刊论文] 作者:牛潇,郑洪伟,贺日政,李娱兰,严江勇,李宗旭,,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21
印度大陆板块北向碰撞及俯冲导致的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使得青藏高原内部的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更为复杂,其中之一高原内部的低速层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成因尚不明确。藏北高原中部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宽频带地震观测程度较高,为调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低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