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33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汉代羌人分支和名称是历代最多的,本文收集了文献中可见的汉代各部分羌人名称,并对各部间的关系及其分布、出现时间、简要事迹进行了论述。以展示汉代无人各部全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黔苗图说》是反映被泛称为“苗”的贵州少数民族在清代时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的画册,有多种异本,是珍贵的资料。但对之研究较少。本文对该图册及异本的名称、作者、收藏、时......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6
明代建昌地区建置变化很大,有其特殊性.洪武二十五年前主要是行政建置,以当地民族为府州县卫所土官.洪武二十五年后,月鲁帖木儿等土官反明被平定,明王朝废除了行政建置,代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民族学刊 年份:2018
元代至明嘉靖中期没有"土司"名称,嘉靖四十一年才出现"土司"名称。嘉靖、隆庆时土司是对武职个体的专称,在四川、贵州少数地方使用。明嘉靖至万历时,土司、土官区别明显,土司...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9
明正土司居于康区入内地门户,在康区藏族研究中地位重要。明正土司所辖49员土千百户今地,已有的研究虽逐个列出,但其中有模糊的解说,仅列出在某县,有的有误。有的地名发生变...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社会主义时期凉山彝族毕摩浅析李宗放毕摩是彝族宗教活动中沟通神、鬼、人的中介者,使用法铃、神扇、法签、神枝等法器进行招魂、安魂、开路、超度、敬神、禳灾除祟、祛病驱鬼......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白族是以僰人为核心,融合迁入西南的汉族及相邻民族的一部分人口形成,唐宋时被称为白蛮,元明清时被称为僰人、白人、民家、阿白等。云南白族多次迁入川西南,对他们入...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本文综述了对“和夷”的各种不同解释,提出了和夷是居住在蜀郡桓水以北地区的氐羌系统民族,“和”是当地民族语音,本义为“山”,与夷相连为和夷,与水相连为和水;桓水、氵我水是同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唐宋时期是川西南彝族构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土著乌蛮与迁入乌蛮相融合,形成川西南彝族的核心部分。东蛮、马湖蛮、虚恨蛮内的乌蛮逐渐与其范围内的大部分白蛮相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藏学研究的新成果─—读《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李宗放藏学研究已有丰富成果,论题角度已很广泛,材料也已为学者们熟悉和运用,要在选题上突破和在材料中掘出新意实属不易。西南民......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4
元代四川蒙古人有十多万,明代又有少数蒙古人入川.明代时,四川内地蒙古族人除战死和回北方的外,其余的改变姓氏和习俗,多数融入汉族;川西南蒙古族人有鞑靼、咱哩、青海、阿咱...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2003
博什瓦黑石刻画像众多 ,是迄今摩岩石刻中少见的 ,为多方面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石刻与南诏、大理的佛教有关 ,石刻族属有彝族说、僚人说。本文论证了南诏、大理时期在建昌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放,, 来源:大理文化 年份:2003
博什瓦黑石刻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碗厂乡(现属普诗乡),画像面积达440平方米,画幅巨大,刻像众多,以佛教密宗造像为主,有波士涅槃、释迦、观音、四天王、明王、菩萨、...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文汉,李宗放,,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凉山彝族最擅长记忆家族谱系。本文列论凉山彝族部分姓氏来源、含义、复姓多的原因,取名的主要特征和变化,按照命宫、崇拜物或生肖。遂从习俗而取名的诸多方式,取用汉族姓氏与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