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27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3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他从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领域,对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中的作用,进行过...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1997
对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史地位问题历来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即“黑夜说”和“孕育说”,由于某种原因前者一直占统治地位。本文根据历史发展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统一观论证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科学方法是近代科学的产物,但是有其孕育和形成的过程。希腊文化的数学理性、逻辑理性和实验理性在近代初期的结合与相互渗透,导致作为近代科学方法论支柱的实验-数学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以太—旋涡理论是笛卡尔机械论自然哲学的核心,在哲学史与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笛卡尔从物质广延性原理推出以太的存在,并试图以此取代古代原子的概念,首次用机械论而不是用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南开学报 年份:1995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模式的差异李建珊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兴起了一股关于一般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热潮。自然科学、人文一社会科学和哲学等领域的不少学者一方面从国外引......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科学.经济.社会 年份:2018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与其社会的和文化的背景关系密切。封建专制的官僚政治,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八股取士的奴化教育,以及从"百家争鸣"倒退到"独...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南开学报 年份:1997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应用在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有悖于人文精神的负面效应,近代以来先后占统治地位的工具主义与理想主义科学观受到挑战,随之而引发出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和培根、伽里略和牛顿一样,是近代科学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十七世纪上半叶,整个欧洲处于恩格斯所称的资本主义同封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6
科学研究是人类高层次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它作为主体的一种富于创造性、能动性的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由于科学活动酝酿阶段中人的价值观念的支配和推动。而这种价值观念,即在科学活动中“作为动机而发挥作用的人的头脑中的意念”形态的价值,有一个由萌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5
属人性是认识客体的最本质的规定,没有这一属性,客体同自在的存在就没有了本质的区别.'主客体之间存在同时性',是指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历史上同时发生,并且同时并...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8
文章从科学概念形成的思维机制、作为全新的思维客体的模型的设计、思想实验方法的确立以及假说的构想等四个方面研究了创造性思维与科学发展的内在关系,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作为研究主体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创造激情推动下,为认识那些用其他单一手段无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本文认为,由笛卡尔奠基的迄今在分析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传统,其认识模式可概括为四段图式,即首先以方法论的怀疑论为构筑知识大厦提供否定性准备,然后以理性直观到的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从思想史与社会史的结合上 ,对科技文化的历史进行了考察 ,阐述在前科技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科技文化的基本特点及构成层次 ,探讨了科技文化中潜伏着的矛盾及其文化史根源...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5
传统的正规教育往往给人一种印象,似乎科学是严肃的,而艺术是浪漫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共性和联系。然而,一旦深入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将会发现在科学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需要──利益──目标──科学价值观念形成的三部曲李建珊科学研究是人类高层次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它作为主体的一种富于创造性、能动性的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由于科学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自然科学划时代变革所引发的新的世界技术革命,使得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了以往时代所不具有的新态势。一方...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在整个科学认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科学认识形成论研究的终点,又是科学认识发展论研究的起点。在实际的科学评价活动中,对评价标准的规定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9
【正】 (一)评价问题及其实质科学认识的评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的评价,是指在科学家的正式交流场合中对科学认识成果的系统全面评价;而广义上的评价则包括非正式交流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0
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西方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彰显外学特征的现代生态伦理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建立的基础是境界观,而非生态观;体现的是一种境界追......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珊,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7
科学价值创造的社会条件初探*李建珊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界对科学活动的特点与规律进行了大量多学科、多视角的深入研究。如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着重探讨科学作为人类认识活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