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7
程朱王刘之辨是明末清初学人论学的一大节目,黄宗羲作为心学主将之一,也参与其中。宗羲程朱王刘之辨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以阐发蕺山之学为主要目的:会通王刘,借阳明学以申师说;...
[学位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 年份:2013
本文以黄宗羲的“心即气”命题为核心,从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的角度对黄宗羲的哲学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在本体论上,黄宗羲以“一物两名”为原则,以“心即气”为枢纽,完成...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3
结合历史文献的考订与思维逻辑的发展来看,王阳明哲学的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从正德四年到正德十五年,王阳明以《大学》格物说为中心,教揭知行本体,强调知行合一的工...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通过对经典的诠释,朱熹与王阳明建构了具有不同理论视野的哲学体系。若单就知行关系而言,王阳明知行本体、知行合一说对朱熹知先行后、行重于知、知行并进的继承要大于批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8
在西学东渐之初, 谭嗣同力图融古今中外为一炉而建构起的“ 新仁学” 体系, 是近代中国学人会通中西文化而建构哲学体系的第一次尝试与努力.为建构其“ 新仁学” 体系, 谭嗣...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以逻辑的民族性为中心,冯友兰的民族观实现了两个统一:一是民族的同一性与整个民族历史 发展的统一;二是民族复兴、社会变革的必然性与从国情出发的必要性的统一.冯友兰的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8
《黄宗羲全集》第七、八两册《明儒学案》与中华书局本《明儒学案》上、下册,均以郑氏二老阁本为底本,而折中进退于贾本(亦称紫筠斋本)、莫本和《四部备要》本之间。全集本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8
《黄宗羲全集》第七、八两册《明儒学案》与中华书局本《明儒学案》上、下册,均以郑氏二老阁本为底本,而折中进退于贾本(亦称紫筠斋本)、莫本和《四部备要》本之间。全集本之新......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3
在理气关系问题上,黄宗羲主张理气合一于气的气本论。在黄宗羲看来,气与道为体,兼有形上形下,既是天地间的唯一实体,也是世界万物的本体。以"实体即本体"为原则,黄宗羲不但改变......
[学位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10
谭嗣同在他的代表性著述《仁学》中融合中西,用“以太”和“心力”来阐释“仁”,通过对“仁”的整合和提升,把“以太”、“心力”纳入到“仁”的范畴中,建构了一个较完整、较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8
《黄宗羲全集》第七、八两册《明儒学案》与中华书局本《明儒学案》上、下册,均以郑氏二老阁本为底本,而折中进退于贾本(亦称紫筠斋本)、莫本和《四部备要》本之间.全集本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8
《黄宗羲全集》第七、八两册《明儒学案》与中华书局本《明儒学案》上、下册,均以郑氏二老阁本为底本,而折中进退于贾本(亦称紫筠斋本)、莫本和《四部备要》本之间.全集本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在《易学象数论》中,黄宗羲从经学立场出发,通过预设《周易》经传本有象数学的统一,对历史上形成的以解释《周易》经传与自拟为《周易》而造作的象数学作了系统的考辨.前者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在《易学象数论》中,黄宗羲从经学立场出发,通过预设《周易》经传本有象数学的统一,对历史上形成的以解释《周易》经传与自拟为《周易》而造作的象数学作了系统的考辨。前者...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5
自1985至1994年,《黄宗羲全集》(十二册)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陆续出齐。200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又新版了《黄宗羲全集》(十二册)。2012年4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再版《黄宗羲全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6
自1985至1994年,《黄宗羲全集》(十二册)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陆续出齐。200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又新版了《黄宗羲全集》(十二册)。2012年4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再版《黄宗羲全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21
在《易学象数论》中,黄宗羲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即批评汉代以降的象数学并非《周易》经传的原貌,以及批评汉代以降的义理学抹杀了《周易》经传中本有的象数学.黄宗羲并不一概反对象数学,而是主张象数义理合一论.其对取象说和取义说的调整,是义理派易学的内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付清爽,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5
谭嗣同《仁学》的主题有二:一是,"仁"与"学";二是,"仁之学"。通盘考察《仁学》一书,再反观《仁学·自序》中谭嗣同对其写作《仁学》的论述,可以发现:通过对"仁"的整合和提升,谭嗣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训昌, 乔清举,,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18
黄宗羲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盈天地间皆气”的生态本体论,“一本而万殊”的生态共同体论,“心即气”的天人关系论,“盈天地皆心”的生态德性论与“养气即是养心”的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