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14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分析仪器 年份:1976
本文从基本实验操作角度出发简述高速液相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性质、及其和试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运用单因素优选法(0.618法)来选择反相层析中最优甲醇百分率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生命科学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87
近年来,昆虫信息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甚为活跃。这类研究启迪了人们,能否利用激素类似物来紊乱信息素的生物合成,致使昆虫的化学通信信号失谐,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1991
在自然界,雌蛾利用位于腹部的性信息素腺体释放极其微量的化学气味物质引诱雄蛾,雄蛾则借助于头部两根触角感受这种化学信息,循迹定向至雌蛾处进行交配。这种昆虫交配通...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会议 年份:2000
本文作者将对植物与昆虫间的化学通讯及其行为控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世界科学 年份:200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将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也将面临严峻的全球性竞争和挑战.目前我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04
动植物功能性结构与分子的研究是一门仿生学的尖端科学。达尔文早就以唯物论的观点阐述了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其机体的构造和大小具有特殊的适应性。他证明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90
本文简略讨论了鳞翅目昆虫交配通信模式,性信息素特异性的主要特征,雄性信息素在交配行为中的可能功能,以及性信息素多元组份在种间隔离和配偶体选择中的作用等基本问题。...
[会议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全国2000年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85
应用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是一门摹仿生物技能的研究艺术。七十年代初,许多国家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进行田间应用试验,由于对昆虫雌雄间化学通信的许多行为细节不甚了解,致使...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病虫测报 年份:1990
一、前言1981年美国化学家 R·M Silverstein 在国际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信息素用于控制虫害的由来与展望”一文中指出:“农药并不是控制虫害的理想途径,而信息素有望成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87
一、前言 小蠹虫属于鞘翅目棘胫小蠹科(Scolytidae),分布于全世界森林里,大多数种类依赖枯立木或断枝进行繁殖,有些种类则直接危害健康的树木。这个科的许多种类都具有在寄...
[期刊论文] 作者:邓建宇,杜家纬,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年份:2003
研制出了1种小菜蛾性信息素的新剂型。该新的剂型是以食用油为介质,200μL塑料离心管为性信息素的载体。该种剂型小菜蛾性信息素的含量在50μg时诱蛾效果最好。介质不同时,其诱...
[期刊论文] 作者:肖春,杜家纬, 来源:湖北植保 年份:2000
利用风洞测定了棉铃虫对萎蔫的枫杨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萎蔫的枫杨挥发物仅能对棉铃虫处女雌蛾产生引诱作用,而对已交配过的棉铃虫雌蛾和雄蛾无引诱作用;在光周期为14L:10D的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肖春, 杜家纬,,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0
发展了一种选择性嗅觉仪 ,用这种嗅觉仪测定了棉铃虫成虫对萎蔫的枫杨叶、新鲜的棉花叶、棉花花蕾、玉米叶及玉米花丝气味的反应。结果表明 :萎蔫的枫杨叶的气味对棉铃虫处女...
[期刊论文] 作者:肖春,杜家纬,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0
测定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雌蛾对几种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柠檬醛,苯乙醛、β-石竹烯和石竹烯氧化物均能引起棉铃虫雌蛾产生显著的触角电位反应,但以柠檬醛引起的反应最强;棉......
[期刊论文] 作者:司胜利,杜家纬, 来源:生命科学 年份:1999
概述了目前昆虫交配因子的研究概况,包括昆虫交配因子的来源、类别、对雌虫行为和性信息素滴度的影响;在雌虫体现人的传递路径及作用机理,以及交配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肖春,杜家纬, 来源:棉花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霞,杜家纬, 来源:华东昆虫学报 年份:2000
通过研究来自不同寄主的 4株蜡蚧轮枝菌菌株对桃蚜的侵染致死力、发病强度指数、以及对无翅成蚜生殖力及子代的影响 ,综合探讨病菌的侵染致病力及其潜力。试验 (2 4℃ ,10 0...
[期刊论文] 作者:董双林,杜家纬,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2002
近年甜菜夜蛾在我国大面积频频暴发,但缺少有效的防治手段.该文概述了有关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鉴定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利用性信息素可有效预测和防治甜菜夜蛾的发生和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