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22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杨东上,,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刘志鹏,司福祺,杨太平,杨东上,窦科, 来源:量子电子学报 年份:2020
为了实现二维多轴差分吸收光谱(MAX-DOAS)仪的扫描需求,以两相步进电机驱动芯片TMC261为核心,基于STM32微处理器和光电编码器,设计了棱镜扫描控制系统。分析了二维MAX-DOAS外...
[期刊论文] 作者:苏静明,赵敏杰,周海金,杨东上,洪炎,司福祺,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2022
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 I)是一种紫外可见成像光谱仪,主要用于实现高空间分辨率的全球每日大气痕量气体浓度反演.EM I在轨运行期间,受空间环境影响,元器件性能随时间推移会不断衰变.为有效监测其衰变状况,利用载荷对地各轨0级数据解析出在轨温度,实现长......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东上,曾议,罗宇涵,周海金,司福祺,刘文清,, 来源: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年份:2021
澳大利亚2019–2020年发生了大规模的森林火灾,本次火灾在六个月的时间内烧毁了超过800万公顷的桉树林。利用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对澳大利亚火灾期间的NO_2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2019年11月,澳大利亚东南区域的NO_2浓度及分布相比往年同期......
[期刊论文] 作者:钱园园,司福祺,罗宇涵,周海金,杨东上,杨太平,王煜, 来源: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年份:2021
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反演了我国首个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的臭氧斜柱浓度(SCD),通过SCIATRAN辐射传输模型建立了大气质量因子(AMF)的查找表,最终得到E...
[期刊论文] 作者:曹子昊,曾议,鲁晓峰,廖捷,杨东上,常振,司福祺,奚亮, 来源: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年份:2022
成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IDOAS)能够显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目前已成功运用于地基扫描、机载与星载等多个平台,为环境监测及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地基IDOAS主要运用于对某一污染源的探测.分析了成像系统基于“推扫”方式的工作原理,并将此技术应用于城市大气边......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冰,曾议,赵敏杰,杨维,周海金,徐兴伟,杨东上,司福祺, 来源: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年份:2018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搭载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上,用于获取紫外至可见波段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可定量监测全球痕量气体分布、变化及输运过程.为满足大量实时遥感数据...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东上,曾议,奚亮,周海金,邱晓晗,罗宇涵,司福祺,刘文清,, 来源:光学学报 年份:2020
研究一种基于机载和车载被动差分吸收光谱(DOAS)技术测量大气污染气体排放通量的光学遥测方法。利用机载成像光谱仪和车载DOAS光谱仪对工业区进行同步走航观测,利用光谱反演获得区域NO_2垂直柱浓度分布情况及扩散趋势,然后根据实时风场数据,结合NO_x在大气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婷婷,项衍,罗宇涵,张天舒,司福祺,吕立慧,窦科,周海金,杨东上,杨太平,刘文清,刘建国,赵志新,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21
为揭示大气污染的演变规律,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针对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建立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立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