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83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大厚,,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87
一、概况我国是最古老的种蔗国家之一,种植面积占世界近四分之一,平均亩产达12000斤,广东顺德县甘蔗亩产最高达41220斤。上海郊区从1963年开始试种就获得成功。据统计,郊区...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大厚,,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85
一、概况与效应所谓免耕法(No—tillage)系指前茬收获前后,除直接套播或移栽下茬作物,并把残茬切成小段,均匀覆盖在地面上外,不再进行任何土壤耕作措施。西方国家在五十、六...
[期刊论文] 作者:胡琦,林大厚,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89
本试验拟在原有的栽培技术基础上,在不同的生长期,用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进行叶面喷洒,探讨最佳用药期及浓度促使黄瓜多分化雌花,提高座果,以期延长大棚秋黄瓜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大厚,周金华,,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9
苎麻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依据。它包括苎麻对温度、水分、光照、土壤、地貌和社会经济资源等的适应。其实质就是研究苎麻生物学特性与生态条件和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大厚,邬忠明,,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1991
50年代,美国无土栽培已进入商品性生产。目前,无土栽培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无土栽培学。近10年来,我国无土栽培也正在研究和应用。但所选基质的原料和配方各不相...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大厚,邬忠明,
来源:中国蔬菜 年份:1992
...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大厚,汪建康,,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6
根据农业结构改革和作物布局调整的要求,上海郊区于1985年引种苎麻。为了克服麻蔸繁殖系数低,运输困难和成本高的弊端,适应郊区加速发展苎麻生产的需要,1985年我们进行了种子育苗......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大厚,胡茂兴,,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86
一、概况邓西队位于重固乡的西北角,地势低平,土壤母质以湖泊沉积为主,土质粉粘质重的青紫泥,地下水位高,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为3.8%左右,村内江河纵横交错棋布,气候温湿,年...
[期刊论文] 作者:胡琦,林大厚,孙春林,,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1990
材料和方法本试验在本院实验农场进行,采用结球莴苣的引进品种“MaLiKa”,种子育苗,1988年9月30日播种,6叶期移植在大棚内。株行距25×35cm,每畦6行,试验小区划为8个,畦的两...
[期刊论文] 作者:胡琦,林大厚,孙春林,,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89
本试验拟在原有的栽培技术基础上,在不同的生长期,用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进行叶面喷洒,探讨最佳用药期及浓度促使黄瓜多分化雌花,提高座果,以期延长大棚秋黄瓜结果期,...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大厚,金保忠,曹林奎,,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84
一、概述当前,土壤耕作技术的改革,引起国内外从事农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欧、美、澳及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已采用一整套新的包括免耕或少耕法在内的土壤耕作体系,在多...
[期刊论文] 作者:胡茂兴,林大厚,钱光熹,,
来源:上海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本文针对上海地区的生态特点,在苎麻种子育苗技术中,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措施。即播种期以3月20日至4月20日这一时期比较合适,其中以4月初为最佳播种时间;播种量每亩秧田以0.7...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大厚,陆秋生,钱光熹,,
来源:上海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本试验表明,对苗床和移栽后的苎麻苗(2~8叶期)喷施不同浓度 NH_4HCO_3和 NH_2CONH_2(碳酸氢铵和尿素)的纯氮浓度0.05~0.1%滤液,对促进麻苗生长有显著作用,从而有利于提早移栽和...
[期刊论文] 作者:胡茂兴,林大厚,钱光熹,潘君明,陈良兴,,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9
苎麻种子繁殖是新开发麻区的主要繁殖方式,因为种子成本低、运输方便、繁殖系数大,能够迅速形成生产力。种子繁殖的后代产量和品质不比种根繁殖低,在原麻质量上反而有提高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