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05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载祁,, 来源:医药工程设计 年份:1991
目前我国制药厂和医院普遍使用老式单效蒸馏水器制取蒸馏水、水质差、蒸汽和冷却水耗量大。为了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八七年国家机械委、国家经委、国家医药管理局等...
[会议论文] 作者:林载祁, 来源:中国药学会全国制剂工程新装备新技术交流会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赵起, 林载祁,, 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年份:2004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利用边界层动量、热量和质量方程,对降膜流动综合考虑相间剪力和由于表面张力所引起的涡流扩散阻尼因素,建立了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并用计算机求得液...
[期刊论文] 作者:赵起, 林载祁,, 来源:化学工程 年份:2004
在接近工业应用的条件下,热通量为10~80kW/m~2、蒸发温度为80~100℃、料液雷诺数在2000~10.000范围内.在内径为22mm、长为4m的紫铜管内,测定了蒸汽加热的垂直管内降膜蒸发传热系...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新,林载祁, 来源:水处理技术 年份:1996
本文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在填充床电渗析器中的脱盐及电再生机理,实验研究了一价离子及二价离子在设备内的操作参数。一价离子与二价离子相比,树脂使用周期长,操作范围宽。对于一......
[期刊论文] 作者:邓鸿, 林载祁,, 来源:水处理技术 年份:2004
本文就一般工业应用条件,在热通量 q=10~90kw/m2,传热温差ΔT=2~15℃,液体雷诺数 ReL=2000~10000范围内,测定了垂直管内降膜蒸发传热系数。计入了管内二次蒸汽的影响,得到以下关...
[期刊论文] 作者:孙平,林载祁, 来源:化学工程 年份:1993
对垂直管内引入饱和蒸汽的湍流降膜蒸发传热及流动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内引入饱和蒸汽,可以在不提高液膜传热温差的情况下,提高传热系数12%~25%,降低液膜厚度10%~20%,并......
[期刊论文] 作者:宋宝明, 林载祁,, 来源:水处理技术 年份:1989
本文对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组成的热力蒸汽再压缩蒸发装置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小温差下该装置的操作性能及计算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岩,林载祁,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1991
本文对蛇管内环状流冷凝传热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所建立的模型中考虑了由于二次流的存在而产生圆周方向的剪力,并在剪力控制和接近剪力控制的条件下,测定了蛇管内水蒸气冷凝传...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岩,林载祁,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1997
在化工、食品和制药工业中经常遇到热敏性物料的浓缩问题。液膜式蒸发器属于一次通过式蒸发器,其停留时间足够短,可减压操作,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浓缩。液膜式蒸发器分升...
[期刊论文] 作者:杨旭东,林载祁, 来源:皮革化工 年份:2000
本文通过介绍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几种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分析了其使用情况,并根据降膜蒸发器的原理开发出JDZ500-2型降膜逆流双效蒸发器。从中可以看出其特点和实用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杨传芳,林载祁, 来源:化学工程 年份:1994
测定了蛇管内水蒸气冷凝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和蛇管外饱和水喷淋蒸发的蒸发传热系数;研究了入口蒸汽速度、冷凝温差和热通量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考虑了蛇管内冷凝过程中力的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平,修国华,林载祁, 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年份:1998
对水蒸汽在蛇管内分层流膜状冷凝传热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根据数学模型研究了蛇管的倾斜角、曲率半径等因素对膜状冷凝传热系数的影响;由实验测定了蛇管内水蒸汽膜状冷......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岩,林载祁,林纪方,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1994
用蒸汽喷射作为提升液体的动力,在1.5米长的管内实现了稳定的升膜蒸发,并对该升膜两相流动及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喷射对蒸发传热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以蒸汽......
[会议论文] 作者:张东昌,林载祁,林纪方,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第一届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及燃烧技术会 年份:1985
该文从表面科学的角度出发,对目前实现滴状冷凝的各种方法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实现滴状冷凝的新途径,并通过实验研究确认其可行性。对不锈钢和紫铜两种材质的圆管外表面,采用了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东昌,林载祁,林纪方,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1987
提出采用离子镀技术加离子束混合的工艺,在紫铜圆管外表层,制备Cr、Fe、Al、N、Bi、Sb、Sn、Se、In的铜基合金材料.对每种表面进行了垂直管外水蒸汽的冷凝实验.对Cu-Gr和Cu-F...
[会议论文] 作者:郭雪岩,林载祁,林纪方, 来源:第六届化学工程学校际学术报告会、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学会1991年年会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东昌,林载祁,林纪方,, 来源: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年份:1988
Various methods for achieving dropwise condensation (DWC) are review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urface science.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work is stated....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东昌,林载祁,林纪方,, 来源: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年份:1988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surfaces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dropwise condensation (D...
[期刊论文] 作者:朱晓波,张东昌,林载祁,林纪方,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1987
要在金属表面获得滴状冷凝,必须降低其表面能。迄今为止,一般采用在金属表面外加一层具有低表面能的材料,靠物理或化学吸附作用与表面结合。这些方法存在污染冷凝液、腐蚀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