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41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2
如果以清末修律作为起点,中国的现代法治建设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众所周知,自清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扩张,中国的精英阶层起初试图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法律原则体现了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个案中法律原则如何适用取决于法律规则的具体情形:在有规则存在时,依靠原则防止规则的适用背离法律目的;在无规则存在时,适用...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治理改革是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在借鉴国外社区发展经验基础上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一场制度变革。在推进社区建设和治理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法治化进路以保障改...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08
所谓宗教财产,依据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的界定,是指由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依法使用的土地,依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房屋、构筑物、各类设施、用品、工艺品、文物、宗...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政法论丛 年份:2018
我国当下涌入行政信访渠道解决的纠纷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呈现出高度关联性。由于行政信访制度采用的是准司法的裁决模式,使其缺乏有效解决政策性纠纷的制度能...
[学位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 年份:2001
法律原则是法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规范论的研究方法,将法律原则视为法律规范的一种形式,着重分析了法律原则的概念、......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考察西方法制现代化理论的流变有助于廓清其内在理路,并为中国法制现代化事业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西方早期的法律发展理论是法制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渊源,系统的法制现代化理论形......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社会治理 年份:201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决定》这一纲领性文献。《决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政法论丛 年份:2004
司法实践中,法学专家接受司法机关的邀请参与案件论证并出具专家意见,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但如果接受一方当事人邀请参与论证案件,由于存在利害关系并缺乏程序保障,很难保证专家......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8
现行法律解释制度意图把法律解释同法律实施剥离开来,使个案审判成为一个机械适用法律的过程,以此保证法律的统一实施。由于制度设计不具有可操作性,司法实践中正式制度被变通执......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年份:2007
一、引言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2000年起,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有适用法律问题的典型案件予以公布,供下级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8
传统的抽象概念式思维倚重逻辑涵摄,排斥价值判断,无法保证法官的正当裁判。作为一种价值导向的思考方式,类型思维以其开放性、整体性等特征,克服了传统法律思维之不足,有助...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4
法定权利之间的冲突并非一个伪命题,其在司法实践中颇为常见。受到立法者的有限理性、社会的变动性以及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某些情形下权利的边界未被立法者清...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中国在推进法制的现代转型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并以之作为衡量法制现代化作业成效的指标。西方法学史是循着描述性思路和规范性思路探索法制现代化标准的,前...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环境保护 年份:2014
我国目前由电子废弃物引发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子废弃物的法律治理效果。我国应当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并立足我国国情,理顺电子废弃...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8
法律规范必须体系化才能维护法的秩序价值和正义价值。针对法律体系的建构,不同学派在方法选择上存在分歧,概念法学借助于抽象概念建构体系;利益法学以利益裁断间的关联为切...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7
法律解释方法能够为疑难案件的裁判提供思考方向,并为判决结论提供论证。但这些解释方法本身并不确定,方法之间也没有固定的效力位阶,这些局限使其难以保障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由......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倡导传媒监督司法有助于防止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但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公平审判,因此必须对传媒的监督加以制度约束....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08
在面对疑难案件时,法官的司法哲学是案件的最终裁决者。信奉司法能动主义的法官倾向于通过创造性司法来回应社会需求,而司法消极主义则将自己定位为立法者的代理人,反对通过司法......
[期刊论文] 作者:梁迎修,,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2014
在司法过程中民意不能作为裁判的规范性依据,但民意对于法律解释和漏洞补充具有重要价值。法官应当依据法律而非民意裁判案件,但可透过适当考量民意以使判决契合公众预期。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