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61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步巧利,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14
大气颗粒物研究是当今气候与环境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大气颗粒物通过散射和吸收太阳光直接改变全球辐射平衡和分布,也可以作为云凝结核影响云、雾的形成间接影响全球气候。......
[期刊论文] 作者:步巧利, 吴涧,,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18
利用1960—2009年中国大陆543个地面气象站逐日资料分析中国地区灰霾天气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内蒙、湖南、贵州、西藏、海南以及东北地区灰霾日呈减少趋势。...
[期刊论文] 作者:步巧利, 洪莹莹,, 来源:陕西气象 年份:2018
2017年5月10日,珠三角出现了区域性的细颗粒物和臭氧"双高"型复合大气污染;5月29日,粤珠三角中西部、粤西、粤北出现了大范围的臭氧污染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步巧利,洪莹莹,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19
利用广州和佛山2005—2016年的能见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在将能见度换算成消光系数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对广佛地区干季空气污染形成原因进行解析,并计算广佛地区干季的"...
[期刊论文] 作者:步巧利, 黄先香,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22
基于2017—2020年佛山市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8个国家环境监测点的臭氧监测资料,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佛山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并定量化分析了佛山臭氧的关键气象指标,结果表明:(1)2017—2020年佛山市臭氧污染具有明显的日、月、季节和年......
[期刊论文] 作者:步巧利,甘泉,黄先香,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20
利用佛山市2014至2018年8个环境国控站观测的近地面6种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结合同期气象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佛山近5年来近地面O3质量浓度日、周、月的变化特征,同时...
[会议论文] 作者:步巧利, 荆俊山, 张仁健,, 来源: 年份:2004
采集北京城区2012年6月的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膜采样样品,利用PIXE(Particle Induced X-ray Emission)粒子诱发X射线荧光分析、TOR(热光反射)方法及美国生产的URG仪器,得到颗...
[期刊论文] 作者:陈均, 李婷苑, 洪莹莹, 步巧利,,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18
利用气象和环保观测数据,对广东2016年11月上中旬2次污染过程的天气背景、边界层要素以及污染机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污染过程均出现在冷空气东移出海后,广东省受变性...
[期刊论文] 作者:步巧利,谭正洪,张一平,,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20
热带森林的破坏是全球性问题,我国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受砍伐、火烧和短期耕种丢荒后,面积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不同演替状态的次生林。次生林演替过程中的碳储量和碳平衡的变化目前还鲜有研究,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西南地区热带森林演替对于碳蓄积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甘泉,沈瑾,谭浩波,李明华,陈芳丽,刘建龙,林汇丰,步巧利,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20
基于2001—2018年珠江三角洲2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时能见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以及日降水量数据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珠三角地区霾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地面风场...
[期刊论文] 作者:祝薇, 李浩文, 王宝民, 吴蒙, 步巧利, 董国业, 炎利军,,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浩文,张阿思,步巧利,董国业,炎利军,祝薇,范绍佳,,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7
2015年12月21—23日,广东珠三角佛山地区出现了一次PM_(2.5)重污染过程.利用佛山地区顺德、禅城、三水3个站点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研究了这次重污染过程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形成这次污染过......
[期刊论文] 作者:陈辰,洪莹莹,谭浩波,司徒淑娉,程银琳,步巧利,吴蒙,潘巧英,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20
臭氧作为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其形成和变化复杂,臭氧预报更是当下空气污染治理的难题之一。通过分析2014—2017年佛山地区近地面O3浓度与高低层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了佛山O3浓度预报方程,并进行了检验和应用。结果表明,佛山近地面O3的变化与高低层气象要素关系密切,气......
[期刊论文] 作者:祝薇,李浩文,王宝民,吴蒙,步巧利,董国业,炎利军,范绍佳,,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8
为研究佛山地区空气质量变化与边界层结构的关系,2015年10-12月在佛山地区3个站点同步开展了多台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联用的大气边界层结构观测实验.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探测可获得平均风场垂直分布的连续变化,发现佛山地区风场垂直分层结构明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