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9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03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因为它们所调整的关系主体都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关系内容都包含有管理性。在20世纪80年代,曾出现了经济行政法说,把经济法归属于行...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5
公民权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出现了基本民权(自由权)、政治权和社会权三个形态,在竞争和协同的关系变化中,社会权由贫弱者需要社会扶助的权利发展为全部人群需要提升生存能力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社会法建构了由社会援救、社会促进、社会优待、社会维权四大部分结成的人群之间帮扶脱困的狭义社会,形成"架起实现人群基本生存权桥梁"的内在体系,使其成为以"扶权论"为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法治研究 年份:2009
从历史和现实考察可见,社会法是应对社会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是调整扶助弱势群体、增进社会公益、维护社会安定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以实施协同帮扶的主体和受帮扶的主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行政与法 年份:2008
社会法的存在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答案首先可以追考于'价值'之源,从中悟出'法的价值'不等同于'法的价值取向'的道理,以及社会法的价值是社会体制的运...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东方法学 年份:2012
社会法理论基础的传统理论主要有保护弱者论、社会安全论、社会福利论和第三法域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缺乏现实的可靠性。笔者于前几年大胆提出了社会问题论,但近三年...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行政与法 年份:2003
经济法学范畴对于经济法学的研究及其科学体系和方法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产生具有三个条件:必须是经济法本质的表现;必须是经济法的具体概念的抽象和概括;必须是以概...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东方法学 年份:2015
适应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社会法的理性求变正在"进行时",不仅力求创造中国自己的理论基础,而且理念上也正在形成从突出管理到重视治理、从突出国家到重视社会、从突出权力到...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中国行政法理论受国外相关理论影响构成行政机关“中心论”,使行政法范围相对狭小,不能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建立协调制约的政治关系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实施宪法...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和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社会法基本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是"根据"问题,仅仅根据西方理论,会导致社会法的研究出现目标不明、立场不清和思路混乱,因此应当根据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展开研究。首...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经济法目标包括经济法目的、经济法调整对象和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它们各自体系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经济法目标模式。这一模式与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目标模式一致。...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脱贫权利是一项可被分类的以脱贫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类群社会"权利。该权利以脱贫能力提升的分类、受到"效率"(整体效率、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的效率)约束、不同生成类型等...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行政与法 年份:2012
任何法部门都要有理论基础。经济法理论基础应当以讲求法意理论、突出经济法特征和承认其他部门法理论基础为立论之本,并从经济法价值层面推衍出来。以往学界关于经济法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现行的精准扶贫相比较传统扶贫是一重大进步,然而,新的体制问题也随之而来,并带来有效性和公平性的欠缺问题,其主要缘于其在行政法律制度框架下运行,忽视社会法律制度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海峡法学 年份:2012
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由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社会安全法、社会公益法在内的社会法保障,比纯粹由民法和民事诉讼法保障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家政服务员劳动...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人类在近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产生并形成了"援救类、促进类、维权类"的社会法;其根据是人群之间帮扶脱困的系统——"狭义社会"的形成;社会法是基于对解脱人群在实现基本生存权时遇到......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安全生产的群众监督体制属于社会体制,建构这一体制的直接动因是解决群众监督不力的问题。群众监督不力的问题属于社会问题,社会立法的出发点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而且要通...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行政与法 年份:1995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经济开发事业有了较大的进展,国土开发、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开发的规模和速度都大大超过了改革前30年,以开放地区为先导的经济开发区的开发逐步延伸...
[期刊论文] 作者:汤黎虹, 来源:行政与法 年份:1997
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召开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的第六部分,专门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特别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