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04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2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和修辞方式,存在于世界上多种语言之中,在汉语里又被称为重言、叠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重叠描声绘色、拟物状态的表达效果,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1)重叠的语义基础及其分类.(2)语法重叠和语用重叠.(3)重叠的语法义和修辞义之间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通泰方言历史上属吴语区,至今还蕴藏着丰富的吴语底层.文章论述了通泰方言和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明初大批苏州移民迁移江淮之间给通泰方言语音系统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本文就助词'就是了(就是)'的情态功能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就是了'可以分别作为动词和助词充当句子成分,常跟'总之'、'反正'、'顶多'...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2
委婉语(euphemism)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代码,具有表述内容的禁忌性、表述形式的含蓄性、表述手段的语义不确定性等特点,广泛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如同机器运转中的润滑剂,委...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本文描述了江淮泰如片方言"V+啊+处所词"的结构特征,指出"啊"在动宾和动补结构间的不同性质及动词的特点、处所词的构词特色;文章还分析了影响"V+啊+处所词"结构的时体因素,纠正了一些......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08
文章就泰如片方言“V+L”和“V+在+L”结构在构成条件、时体特征、表义功能及构成祈使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补充意见,认为“在”仍然是“引进处所”,不能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东疆学刊 年份:2002
《漂海录》是500多年前朝鲜人崔溥撰写的长篇中国见闻录.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其价值.日记中记录了大量口语色彩浓厚的对话,为研究当时的口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地名中的儿...
[学位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3
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汉语修辞学的研究一直聚焦于书面,辞格研究成为重中之重,语音修辞的研究相对显得薄弱,至于语音差异较为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由葛振家点注的《漂海录》 ,主要有以下不当 :一是因误标而出现“破读” ;二是当断处而不断 ;三是字词训释上偶有前后矛盾。...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马清华以人类基本文化结构对语义的作用规律为研究内容,借鉴国际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广泛探究众多语言方言的材料,在语义现象的普遍性和民族文化特征的揭示方面尤...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辣海"是上海话中一个重要的体标记词,本文通过跟邻近的江淮泰如片方言之间的比较研究,考察其来源及作为体标记的虚化过程。"辣海"的"辣"本字不是"在",也不是"来",而是南方汉语方言的一......
[会议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中国方言学报 年份:2011
泰如话声调连读变上主要见于一些偏正型双音节名词的末字,从如皋、海安到泰兴、姜堰直至泰州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是泰如话的底层读音,有些和轻声读法并存,反映了吴语连读变调...
[会议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 年份:2009
《不差钱》是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笑星赵本山及学生小沈阳等表演的小品,据笔者以"不差钱"为词组在百度网上的模糊搜索(截至2009年5月24日21点),相关的网页有1 330万...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本文对发表在《中国语文》若干探讨古代语词的文章提出补充意见,具体讨论了“裈”、“兜答”在词语训释上的不足以及“一头拾来”中“拾”的本字问题,通过具体的语例说明了古...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8
海安方言中"说的1"表言说,与"说"在使用时有交叉,也有结构、意义上的不同。"说的2"表传闻,相当于"据说",与"说的1"存在功能上的差异;"说的3"表传情,分别表示对既成事实或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4
汉语修辞学的研究,从先秦典籍关于用词、风格方面零星的论述,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为标志的现代修辞学体系的建立,一直把雅言通语或汉民族共同语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年份:1997
本文对汉语部分方言的阳声韵-m尾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其发音松散、不稳定的特征,并探讨了形成这种特征的重要因素。它不是中古咸、深二摄的遗留,而是一种语音变异。...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本文训释了近代汉语的“兜搭”,“没搭煞”、“屋山头”、“砑光”等四个词语,指出了几部大型工具书释义上的不足及一般小说、戏曲注释的可商榷之处。...
[期刊论文] 作者:汪如东,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2011
“寻根拔树”最早见于元杂剧,《汉语大词典》引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中的一条语例:“恨只恨屠岸贾那匹夫,寻根拔树,险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解释为“犹言斩草除根”,这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