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96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份:2010
心律失常的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至今已有15年,此领域所取得的进展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发生被证实与基因异常有关,其中既有单个基因突变的单基因遗传,也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年份:2013
201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根据国外的进展和自己的观点发布了《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2011中国专家共识》,其中重点...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份:2014
自1995年发现遗传性心律失常第一个离子通道致病基因以来,心律失常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发现了近30个致病基因和近千个致病突变位点。2011年,美国心律学会/欧洲心律...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2004
了解抗心律失常药对心电图的影响不仅有助正确、合理用药,避免副作用,又能帮助加深对心电图的理解,事半功倍.1970年由Waughan Williams提出,1983年又经过Harrison改良的分类法将抗心律失常药按其对心肌细胞电生理作用不同分为四类,而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06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右心室心肌逐渐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替代而继发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病,多见于年轻人和运动员,可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猝死。诊断依靠ECG......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份:2006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共同支配,两者在心脏的分布不仅影响着心脏节律的变化,还影响着全身心血管功能的反射性凋节。...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4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在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心律失常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基因多态性在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为研究心律失常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心...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2
根据心电图特征可将心房扑动分为两型:Ⅰ型为典型房扑,F波频率为240~340bpm,锐角向下,较常见;Ⅱ型较少见,F波频率在340~400bpm,波型呈圆凸向上。绝大多数房扑属于Ⅰ型,激动沿...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中华养生保健 年份:2008
浦介麟,男,1957年5月生,联邦德国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苏州医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硕士毕业,专攻临床电生理专业。所选研究方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和“抗心律失......
[期刊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 年份:2006
随着心律失常研究的深入,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复杂关系正在逐步被认识。与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一样,近几年来对钙离子通道基因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儿茶酚胺性多形室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ficular tachycardia,CPVT)或家属性......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次学术双年会 年份:2004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在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心律失常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基因多态性在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为研究心律失常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心律...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第七届全国心电学与心率失常新进展研讨会 年份:2012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全国细胞电生理及心律失常专题研讨会 年份:2004
心脏钠通道十分重要,它介导的钠电流(INa)使心肌细胞除极,是兴奋和传导的基础,也是抗心律失常药的重要靶点.钠通道基因异常是近年来发现的遗传性和散发性钠通道病的分子生物...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第13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年份:2008
大量研究证实,DADs(延迟后除极)与心肌钙离子的异常释放有关。因此,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心肌钙释放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探讨了......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2006全国心血管病进展心律失常主题研讨会 年份:2006
1995年美国Keating研究组划时代性地确定了长QT综合征(LQTs)与心脏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直接相关,开始了心律失常基因机制研究新纪元.至今明确至少有12个离子通道基因的突变可引...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 年份:2010
离子通道病是指由于心肌离子通道的基因异常导致的心肌病,多数仅表现为心律失常,少数同时表现为心肌疾患。其中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遗传性心脏病相关心律失常,目前的治疗除a受体......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2009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 年份:2009
产生心律失常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膜离子通道结构异常、功能失调。从多年西药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来看,四大类药物均未能很好地解决心律夫常。本文论述了心......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年份:2008
本文结合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分析当前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的难点和窘境,结合参松养心胶囊对于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良好治疗作用,分析了整合调节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意...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全国细胞电生理及心律失常专题研讨会 年份:2004
自1983年Noma首次报道心脏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以来,先后在胰腺、骨骼肌、平滑肌、神经元、肾脏、线粒体均发现有KATP的存在.由于该通道的活性被ATP抑制,它的功能自然就与...
[会议论文] 作者:浦介麟, 来源:2010年中国心电学论坛 年份:2010
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小RNA的生理和功能,其次介绍了心脏的微小RNA分布,然后介绍了微小RNA可以调节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其调节方式并非导致基因表达的全或无,而是通过精细调节的方式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