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4.22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温见涛,,
来源:书法 年份:2018
汉魏至两晋,"精""工"一直是判断书法优劣的重要标尺。王羲之"书意"观念的提出以及琅琊王氏的书法实践改变了这种审美认知。至南朝,"天然"作为"精""工"与"工夫"的另一面被...
[期刊论文] 作者:温见涛,,
来源:学园 年份:2015
书体杂糅,即所谓“杂书”,并不是元末明初书法的特有现象,远在汉代的丰碑大碣、三国魏时的《三体石经》以及隋唐时期的墓志中,既已或多或少存在着多种书体的杂糅,只是这种杂糅还仅......
[期刊论文] 作者:温见涛,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20
林散之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一代书法巨匠,其书学思想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其书学思想做以下探讨:一是就书法的性质与内涵来看林老重"意"与"象"的阐发;二是其论书最重人...
[期刊论文] 作者:温见涛,,
来源:书法 年份:2015
“字势”一词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西晋卫恒的《四体书势》中的《字势》一文,文中主要描述了古文的自然形态之美。其次出现在传为王羲之的《笔势论》文中。王氏开篇云:告汝子...
[期刊论文] 作者:温见涛,,
来源:书法 年份:2016
《狸骨方》是古代较为著名的书帖,亦是“书圣”王羲之曾经习书的范本。过去人们皆言王羲之师法钟繇、王廙、卫夫人,然《狸骨方》的出现矫正了这种偏见,这无疑对重新认识王羲...
[期刊论文] 作者:温见涛,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21
本文主要探讨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学者为何把书法归为『美术/艺术』这一问题.他们以为书法的艺术本质是『妙想』『托意写诚』『形式』等,是基于西方哲学理论并融合中国『意象』美学的判断;书法与绘画在近代『美术』上的亲缘关系在于『线条』这一关捩.......
[期刊论文] 作者:温见涛,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22
“书统”观是基于“道统”“正名”思想的产物,也是一个重要的书学现象,其建构与理学的形成及影响有直接的关系,至明代项穆《书法雅言》得以确立.康有为也为“碑学”建立了一个新的统系以与“帖学”分庭抗礼.“书统”的解构主要体现在民国以来的书论文献中.近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