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58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寻根 年份:1995
也说“雕胡”游修龄《寻根》1995年第2期上刊有李晖的论文《“雕胡”探源》,对雕胡这一古代相当普涌而现今非常陌生的谷物.作了周详的文献引述和考证分析,使读者含糊疑惑的,得以豁然明......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1
【正】 我这一生,不沾烟酒,却与茶有缘,每日上下午及晚上各一杯,如无他事干扰,可说日日如此。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饮茶爱好者而已,对于饮茶、品茶之道,所知甚鲜,纯属外行。我...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4
《农业考古》已经10岁了,论期数,恰好20期了。《农业考古》是个取名怪异的新生刊物。习惯于坚守学科阵地的人起初有些看不顺眼,说它考古不象考古,农业不象农业,硬把农业...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1
凡是涉及性犯罪的案件,大多出现"色狼"一词。但是查看《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却不见这个词的踪影。古人形容好色都是直说的,如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有...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2
《齐民要术》历来以文字生涩艰读著称。原因不仅由于相沿下来的版本传刻讹误,也还因为它是农书,牵涉很多很广泛的农业知识,不谙农业的人即使字句通顺,也不见得即能完全...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中国鱼类学史”部分 ,提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池塘养鱼的国家 ,其依据是卜辞有“在圃渔” ,圃即池塘。又说范蠡《养鱼经》有 2 40 0年的历史 ,是世...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文物 年份:1977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距今七千年以前的植物遗存,最引人注意的是大量稻谷的堆积,此外还有不少属于采集食用的橡子,菱角等,而易于为人忽略的是出土的葫芦种子。说起葫芦,那...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中国古代民间的足球,始于战国,至汉初,传入皇宫和军队,并作为锻炼士兵体魄的运动。唐朝把原来的实心球,改成用动物膀胱充气的皮球;又在球场中间竖立一座带网的球门,使比赛双方脱离了......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7
《天工开物》是一部叙说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书,全书约六万二千字.分十八卷,与农业有关的计七卷(占38.9%),字数约二万三千字(占37.8%),手工业的内容很广,包括陶埏...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寻根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史知识》1993年第12期刊有石泽镒先生的《五柳先生的读书方法论》一文,从多方面引证、加上作者自己的见解,重点阐释"不求甚...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08
《诗经》咏芣苢一首,历代注释家都释芣苢为车前草,虽然过去半个世纪中曾有个别学者指出芣苢应是薏苡,不是车前,但影响不大,至今学者、专家及字典、词书等都作车前读解。以前...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3
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今天所能搜集到的各种农作物的品种份数,多的以万计,少的也以千百计。不仅是原产我国的作物品种繁多,就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从国...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0
在中国古代的粮食作物文献中,使用很广,出现很多的是禾,谷,粟三字。这三个字既是专名,又常作总名用,而且作专名用时,同一字可指不同的作物,如不注意区别,容易引起误解。...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3
黍和粟是中国及欧亚大陆最古老的谷物,中国历来被公认是黍粟的起源中心,但有关黍粟的起源和传播问题,仍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为此对中国的黍和粟的起源及其传播作了探...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4
本文详细介绍了华耐(Waney)调查考察台湾高山族和雅美族种植粟的全过程,指出雅美族还处于驯化粟的初期阶段,高山族则显然已进入驯化的后期阶段。两者的细节对比非常有趣.对农业的起源富......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5
黍粟余论──中国与西欧的对比游修龄(浙江农业大学农史室)笔者以前曾写过一篇《论黍和稷》,意在证明稷当是粟而非不粘之黍①。以后觉得黍粟的起源与传播问题很重要,又写过一篇《......
[期刊论文] 作者:游修龄,,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86
宋代(公元10~13世纪)是中国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朝代,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无论是天文、数学、地学、兵器、造船、印刷术、医药、建筑、纺织、冶金、瓷器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