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 来源:应用预防医学 年份:2013
蚊虫属于双翅目蚊科,是常见的昆虫,与人类关系密切。蚊虫不但侵袭人类,如2012年7月成千上万只蚊虫侵袭美国佛罗里达洲,美国政府不得不派空军进行灭蚊,而且能传播疾病,每...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 来源: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0
在丝虫病的诊断中,低密度微丝蚴的检出,应用滤膜浓集法较为敏感。但是,历来使用本法检出微丝蚴的过程中,有关滤膜、抗凝剂、溶血剂和染色液的选择等,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 来源:广西预防医学 年份:1997
丝虫病监测与低密度微丝蚴血症传播作用的研究潘士贤综述孙德建审校我国有15个省、市、自治区流行班氏和马来丝虫病(不含台湾省),经过40余年的积极防治,1983~1994年先后通过卫生部考核验收达到......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91
本县位于荆山山脉东麓,属鄂西北中山单季稻区。历年种植水稻30万亩,麦稻面积占97.5%以上。1980年以来,中稻连续10年增产,单产由低产变中产再跨入高产水平。1990年30.06万...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吕先纲,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2
本文报告广西1984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于1985~1989年在全自治区范围内进行的病原学、昆虫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1985年的0.007%和12.7mf/60...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谢祖英,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6
监测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远期效果及流行动态,为消灭丝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常进行轿检微丝蚴、蚊媒个体解剖检查幼丝虫和IFAT检测人群丝虫抗体水平。结果:病原学监测11-20年,微丝蚴率......
[期刊论文] 作者:谢祖英,潘士贤,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探讨达到消灭丝虫病后继续监测的措施。方法 1996~1998年选择可能存在薄弱环节的6个不同类型地区进行重点监测。病原学采取整群单耳双片法检查微丝蚴,昆虫学以个体解剖方法检测坟......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潘小松,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6
调花宝在杂交水稻制种上应用效果EffectsofTiaohuaboappliedinhybridriceseedproduction潘士贤,潘小松(湖北省南漳县农业局441500)(华中农业大学430070)1992年以来,我县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杨益超,潘士贤, 来源:广西预防医学 年份:1998
对广西曾有旋毛虫病暴发的3个屯及作为对照的邻村3岁以上的居民及原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旋毛虫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对照区人群阳性率3%左右,疫区人群不同时间内阳性率不同,暴发后1年、6年和......
[期刊论文] 作者:谢祖英,潘士贤, 来源:广西预防医学 年份:1997
为摸清广西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流行情况、虫种分布以及影响流行因素,选择桂北、桂中、桂南和桂西4个片区7个县部分居民共15523人进行调查,以询问病史上为主,以囊虫病ELISA酶标诊断为辅。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谢祖英, 来源:广西预防医学 年份:1995
报告广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5~1995年监测及考核结果,人群微丝蚴率在逐年下降,分别由1985年的0.007%下降至1986年的0.001%和1990年的0.0005%,其余各年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蚊媒亦未发现人体幼丝虫感染;IFAT检测人群年平均抗体阳......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孙德建, 来源:广西预防医学 年份:1997
丝虫病监测与低密度微丝蚴血症传播作用的研究潘士贤综述孙德建审校我国有15个省、市、自治区流行班氏和马来丝虫病(不含台湾省),经过40余年的积极防治,1983~1994年先后通过卫生部考核验收达到......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李文晃,等,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3
本文报道采用海群生对象治疗加流行村全民服药和对象治疗加食用海群生药盐基本消灭班氏丝虫病后的纵向和横向监测结果。两种不同措施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已监测9-11年,人群微丝蚴......
[期刊论文] 作者:甘耀成,潘士贤,梁善凡,谢祖英,麦富珍,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4
为了观察海群生药盐对不同丝虫虫种的疗效,摸索适合于不同类型流行区的洽疗方案,1973年以来,我们曾在班氏和马来丝虫病流行的7个县13个公社,采用在食盐中人工掺拌海群生粉,...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吕先纲,麦富珍,李惠杨,谢祖英,,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2
本文报告广西1984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于1985~1989年在全自治区范围内进行的病原学、昆虫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1985年的0.007%和12.7mf/60...
[期刊论文] 作者:许锦江,赵美銮,罗幸福,耿荣根,潘士贤,刘树楼,,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88
1986~1887年在广西宜山县现场和上海实验室内进行二氯苯醚菊酯(以下简称氯菊酯)浸泡蚊帐灭蚊试验,在现场选择3个自然村,分别用10%和25%氯菊酯乳剂按0.5g/m~2剂量浸泡蚊帐。两年...
[期刊论文] 作者:杨小春,麦富珍,潘士贤,吕先纲,谢祖英,廖宁, 来源:广西预防医学 年份:2000
国内尚未见到非丝虫病流行区IFAT监测的报道 ,而广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 ,流行区人群已连续10年血检监测未发现微丝蚴阳性 ,人群抗体水平也已明显降低 ,但是否已降到非流行区水平 ,不......
[期刊论文] 作者:麦富珍,杨小春,廖宁,吕先纲,谢祖英,潘士贤,, 来源:广西预防医学 年份:2000
为了掌握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人群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92~1995年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已达到基本消灭8~14年原班氏丝虫、马来丝虫、混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杨小春,麦富贤,潘士贤,吕先纲,谢祖英,廖宁,, 来源:广西预防医学 年份:2000
国内尚未见到非丝虫病流行区 IFAT监测的报道,而广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流行区人群已连续10年血检监测未发现微丝蚴阳性,人群抗体水平也已明显降低,但是否已降到非流行区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潘士贤,谢祖英,吕先纲,何刚,刘次孝,黎一盈,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0
本文报告1984~1988年对基本消灭班氏丝虫病地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传播作用的现场实验观察结果,在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指标后,不再采取防治措施,人群微丝蚴率和感染度在继续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