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7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2018
乡村建设与乡村革命长期广泛地存在于现代中国并存在着很多互动,然而很多时候两者被二元对立起来,且前者被"好人好事""就事论事""成王败寇"这样的常见论述所主导。我们需要以...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4
面对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这一重大历史转型,近年来方兴未艾的返乡书写成为充满生产性与传播力的文化热点,其既因为主流文学影响力下降及非虚构写作的流行,还联系着"乡衰...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读书 年份:2015
温铁军在《读书》二○○一年第三期的《百年中国一波四折》这一研究提纲中,通过以百年中国历史上四次工业化的内在动力与联系效果为主线,从"收益—成本"角度指出其对"小...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7
"返乡书写"在近年兴起并广泛传播。但对这一现象的讨论,多在媒体逻辑主导之下,将它们视作以"春节"为时间节点的个体情绪表达,避重就轻地将其所涉及的复杂问题仅仅在"是否...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中国改革:农村版 年份:2004
2003年12月8日—9日,“首届新乡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郊区召开。这次研讨会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有大批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参与;加上领导和学者、高校学生和农村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文学与文化 年份:2016
各位老师,非常感谢。我虽然也来自高校,同时也是当代乡村建设的一线实践者。2003年我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就到了当年晏阳初做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河北定县翟城村呆了三年多,从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6
培田村这样的景观,让外人羡慕和震撼。它为什么能够耕读传家绵延800年,它能够给我们什么样启示。培田经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法上很多体现了在地性.是本村普通的村民、还有返乡......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5
作为杨云标的老朋友,我们很荣幸能够看到南唐村十几年的变化。我们都知道杨云标最著名的口号:与其哭着维权不如笑着转变。我们首先要去思考的是,这个转变为什么而转,这个转变...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文化纵横 年份:2004
近年兴起并引发热烈讨论的"返乡书写",是指在城市里的"农二代"利用假期等契机返回自己的家乡,以"非虚构"的形式(如散文、笔记、日记等)对乡村现状进行观察思考,并通过各...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小城镇建设 年份:2005
当现实问题与前行需求再次产生乡村建设土壤,藕断七十多年的实践又重新得以接合.从最初的理论探讨、老话重提、另类经验收集到新近诸多实践的步步推进,让我们很难分清,乡村建...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天涯 年份:2014
对于现代社会主流价值来说,“乡愁”作为一种不仅未构成实质性挑战的“安全”威胁,还可因定期释放都市生活诸多压力与负面情绪而进一步巩固其优越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乡...
[会议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200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暨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论坛 年份:2006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实践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对现今的乡村建设实践却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并指出新农村建设的限制既来自长期以来小...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天涯 年份:2018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实践者们的大力支持与精彩分享!很荣幸能代表工作坊会务组在这里做个小小的总结.工作坊内容十分多元和丰富,实在难以归纳,我个人认为有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经济导刊 年份:2017
十八载归途写下这个题目,忽然意识到时光的飞逝,更体会到岁月的力量,它既让坚硬变得可疑,也让模糊变得清晰。小时候,城市对我来说,是漫长夜路前方迎面扑来的璀璨灯光与车水马...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读书 年份:2016
二○一五年初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春节返乡笔记”引发热议,重要的不是笔记及所描绘的乡村本身,而是其升级为公共媒体事件后所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同年十月,习主席访英时东道主安排住“乡间”,以体现昔日工业文明之都的最高规格,在微信朋友圈中引发关于“打翻了......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天涯 年份:2014
从城市看农村就我个人来说,乡村建设始于大二的某个夜晚。当时恰值新千年前后,全社会都在分享着千禧年的狂欢与期待。作为“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学校园,一方面,与正处在产业化...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天涯 年份:2009
没有一座文明的丰碑不同时也是一份野蛮暴力的实录。——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引言2005年春天,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内部有一场非常激烈的争论,大家前前后后讨论了...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中国周刊 年份:2015
中国乡村建设贯穿于现代化进程之始终,其根植乡土大地,始发于乡愁,  却在贴地潜行中不断提高改变自我的自觉性……  梁漱溟: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乡村破坏史  中国作为以农业为传统文明类型及以农民为主的超大规模原住民人口国家,近代以来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中心......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天涯 年份:2021
1967年,孟德拉斯出版了《农民的终结》,该书被称为法国历经十世纪之久农业文明的一份“死亡证明”.然而,在1984年该书再版时,作者却有惊人的发现:“我们的社会对于农民和乡村的态度突然地转变了:曾经成为过时的遗迹的农民,在年轻人眼里成了智慧和学问的典范.生......
[期刊论文] 作者:潘家恩,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21
该书写作近二十年,尝试突破传统叙述框架,以"实践者—研究者"为独特视角,利用写作者长期参与当代乡村建设一线实践的经历,以整体性视野打破历史与当代实践在时空与叙述上的割裂。将20世纪不同阶段的乡村建设实践及现代化、全球化等宏观背景结合起来,重新梳理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