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20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98
1998年我们引进由江苏省农科院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65002”100kg,安排在我省两系杂交稻“中试转化”项目试验基地宜丰县进行6.67hm2连片作中稻栽培示......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1
杂交晚稻“协优2374”,是我所承担国家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的“七五”攻关成果,1990年3月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组合是利用矮败新质源协青早不育系与新恢复系23...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98
农业的新希望两系杂交稻@潘熙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的新希望两系杂交稻潘熙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南昌330200粮食生产,举世关注。人口和粮食,在我国始终是个全局性的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4
根据1982年12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杂交水稻会议决定,以及1983年4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知精神,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试属国家级品种地区适应性试验。这项试验将作为新品...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79
近年来,在水稻育种工作中,不少科学工作者探索了在杂交育种的基础上,采用孤雌生殖方法,使杂种优势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得到限存。根据近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无融合生殖的进化意...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3
我省杂交水稻的研究、示范推广及生产应用曾一度形势喜人,为我省粮食增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全国可算是较好的省区之一.但近年来我省杂交水稻无论是面积或单产发展速度都很...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 来源:遗传 年份:1981
由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的花粉败育株杂交选育而成的野败型杂交水稻,自1973年“三系”配套成功后,很快应用于生产。近年来全国推广面积已达七千万亩以上,收...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0
我省杂交水稻从1977年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由于当家组合选择对头,栽培管理得当,“三期一量”抓得合理,因而优势发挥较好,增产显著。种植面积发展很快,1977年97.6万亩,1979年扩...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5
1985年初,农牧渔业部在长沙召开我国第一次“优质稻米生产座谈会”,提出了发展优质米生产由抓产量为主转变到质量、产量并重的一次重大改革。近来询问优质米信息者很多,现就...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志强,潘熙淦,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4
总结了南方稻区籼型杂交水稻区域试验20年所取得的成就,并阐述了其在杂交水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陈大洲,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1990
为探明自花授粉作物—水稻有无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的程度、表现、与栽培条件的相关性,以及生产上如何利用杂种优势,同时进行主要经济性状构成产量优势的遗传机理分析。其...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朱德瑶, 来源:高技术通讯 年份:1995
以农垦59S、安农S-1、衡农S-1、5460S、赣IS、赣ⅡS及赣ⅢS及其衍生不育系为核不育基因供体,分别与灿、粳稻品种杂交转育、经分离选择,花药培养以及结合长日低(高)温、短日低(高)温的“加压”筛选鉴定......
[期刊论文] 作者:卢诚,潘熙淦,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1991
以水稻“东乡野生稻”、“02428”、“8504”、“CPSL017”为材料,分别与籼型测验种南京11、IR36、测49;粳型标准测验种巴利拉、秋光、丰锦测交,杂种一代的小穗育性在77.1%~97....
[期刊论文] 作者:钟家有,潘熙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94
菜子甾醇已被确认为第六大类植物激素,具有极强的生理活性,益丰素有效成份为油菜素甾醇类物,对各类作物的增产效果显著且用量超微,爱多收有效成份是单硝化愈创木酚钠,是一种新型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卢诚,潘熙淦,,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2
以02428、8504和CPSLO 17与籼型测验种南京11、IR36、测49和模型测验种巴利拉、秋光、丰锦测交,F_1杂种的小穗育性为78.8%~97.9%,其平均值02428为90.2%,8504为82.4%,CPSLO 17为90....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朱德瑶,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92
1991年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二个丰收年,全省粮食总产获得了165亿公斤的好收成。然而,当前却面临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以及食物需求标准迅速提高等问题。据统计,...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饶宪章,,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2
我国野生稻资源非常丰富,据报导,现已发现的有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L. F. Spontanea)、药用野生稻(O. offiicinalis Wall)和疣粒野生稻(O. Meyeriana Baill)三种。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孙熙椿,潘熙淦,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2
本文利用杂交稻汕优2号.1975年~1986年共12年有关产量的统计资料,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对历来产量(1975~1986年)进行预报历史符合率达92%,而对1987年的产量预报正确.更多...
[期刊论文] 作者:潘熙淦,孙熙椿,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1990
以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W6154S为材料,研究了影响育性转变的主要光温因素,诱导育性转变的敏感时期,以及临界值。结果表明: 1.幼穗发育的“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即见穗前10~15天,...
[期刊论文] 作者:孙熙椿,潘熙淦, 来源:生物数学学报 年份:1995
本文主要研究了1985年到1990年间,全国杂交中稻区域试验的104个品种,并分析了13个数量性状遗传因素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得出影响杂交中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有效穗、总苗数、总粒数、结实率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