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5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燕为民,,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 年份:2000
旋转填料床是一种以离心力来模拟超重力、强化气液传质与反应的新型高效化工设备,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选择了用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这一体系为研究对象,以......
[期刊论文] 作者:周友华,燕为民,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2000
[会议论文] 作者:徐世平,燕为民, 来源:全国核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李振虎,郭锴,燕为民,郑冲,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对逆流和并流旋转床的气相压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并流和逆流操作条件下,旋转床的湿床压降小于干床压降;且随液量增大而略有减小,随气量增大而增大;当转速增大时,并流操作......
[期刊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童迎世,, 来源:前沿科学 年份:2014
作者对构造地震的形成要素、成因机理、孕震机制、孕育发生的基本规律及地震预测预报进行了研究,对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过程提出了全新的解释,从根本上揭示了构造地震孕育发生时空演化的机制与图像链是:从地壳差异构造运动牵制受阻-发生隆起-凹陷-剪切应变-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童迎世,常玉龙,,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2
探索地震孕育发生的基本规律性,目前地震研究者都普遍地认为,存在的困难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地震孕育发生的复杂性;二是震源的不可视性;三是强震的孕育发生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这三......
[会议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童迎世,丁丹,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年份:2011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形成的三个要素:动力学要素、地质构造学要素、应变结构要素。研究指出,孕震体特定的应变结构就是“三向应变结构”。此外,在地壳的差异构......
[期刊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饶云阶,童迎世,燕为民,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4
讨论得出地震应力是随着“双向应变结构”的形成而产生的;地震应力主要有压缩应力、拉疏应力及剪切应力的复杂性;地震应力的传递与集中,在本质上就是应变的迁移与应变的转换;地震应力与区域构造应力有生成关系上的联系,也有作用对象与作用目的不同的区别。......
[期刊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饶云阶,童迎世,燕为民,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4
介绍了地震孕育发生与双向应变结构相伴的形成机制及地震发生时位错空间的来源机制 ,并初步得到了地震实践较为普遍的证实。...
[期刊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饶云阶,童迎世,燕为民,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5
“双向应变结构”是孕育和发生地震可能的供能、储能与放能的一种机制。它既能缓慢地储存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而孕育地震,又能突然快速地释放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而发生地震。由于地震发生时孕震体是(原应变的)应变逆转的自破裂过程,因此当初始破裂发生后,在破裂......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孟潭,肖和平,燕为民,俞言祥,陈鲲,陈学良,, 来源: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2008
本文分析了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地震灾害特点,指出了加强中强地震活动地区地震区划的重要性,回顾了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潜在震源区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等...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孟潭,陈学良,肖和平,燕为民,欧阳承新,温增平,,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2009
利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大量实际钻孔和土工实验资料,建立了实际工程场地模型,在50年超越概率为63%、10%、2%共3种地震动输入下,采用SHAKE91和ELSSRA两种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了湖南省Ⅱ类场地土层的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湖南省50年超越概率10%的场......
[期刊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童迎世,饶云阶,洪迅,吴帅,,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8
我们的研究得出,地震发生时所引起的地壳形变是地震孕育时地壳与岩层应变的逆向反映。也就是说,孕震体破裂时的应变方向与地震孕育时的应变方向是相反的。地震的破裂是应变逆转......
[期刊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童迎世,饶云阶,洪迅,吴帅, 来源:前沿科学 年份:2010
本文提出了地壳在大于一定速率的差异构造运中又遇到地壳整体性较好的"僵硬块体"发生牵制与矛盾时,所形成的"三向应变结构"是构造地震孕育、发生的共同物理机制.目前这一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童迎世,饶云阶,洪迅,吴帅,, 来源:前沿科学 年份:2010
本文提出了地壳在大于一定速率的差异构造运中又遇到地壳整体性较好的"僵硬块体"发生牵制与矛盾时,所形成的"三向应变结构"是构造地震孕育、发生的共同物理机制。目前这一理论已得到了多方面地震实践的证实。如果能进一步证实地震孕育、发生的这一规律性,将会大......
[会议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童迎世,饶云阶,洪迅,吴帅,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中强地震孕育的过程中在地震的孕育区及其附近会产生多种物理量的变化,其中地下水位与水流量的变化是最为显著的物理量之一。本文介绍了地下水位、流量变化的规律性特征,探讨了......
[会议论文] 作者: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童迎世,饶云阶,洪迅,吴帅,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