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3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86
大豆品种的抗倒伏性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性状。它的形成与光照和肥力的绝对水平及两者的相对比例有关。同等抗倒伏性的大豆品种,由于降水量及共在大豆生育期间的分布不同而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79
近年来,我国许多作物育种单位利用海南岛进行冬季继代试验,对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起到了一定作用。要更有效地进行南育,就需要了解作物植株各主要性状在南北两地的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89
吉林21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于1981年通过引入黄淮流域夏大豆种质,扩大东北春大豆遗传基础,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采用南北选育相结合,北方选育为主...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82
大豆杂种后代与双亲的关系、各世代间的关系、性状间有何差异?是育种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明确这些问题对于正确选配亲本,选择后代,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大豆杂种后...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81
本试验以1975~1976年五个杂交组合为材料。1977年将每个组合的F2代材料分成两部分,按同样目标分别进行混合选择与系谱选择。从F4代至F6代根据成熟期、结荚习性、倒伏性、叶形...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86
根据什么育种?怎么去育种?是作物育种实践提出的重要理论问题。育种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现代化的育种也必然是生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92
作物育种是一门科学,但又是一种技艺,有较明显的随机性。有一些现象,现有的育种理论还无法解释,也就是说作物育种理论科学还远远落后于育种实践。甚至并未系统学过育种...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97
品种生态学是品种区划的理论基础。作为品种生态区划的性状至少要包括生育期,结荚习性,抗倒伏性,叶大小,根的类型,抗病性,抗虫性,抗裂荚性及各种生理抗性。...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91
一、关于加强理论研究 (一) 从经验型转变为理论指导型的转折时期现代育种工作已从经验育种阶段进入到理论指导型的转变时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实践与理论并重。既要重视育种...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84
自交作物的配合力研究已有许多报道,国内外学者在大豆方面也有些研究结果。绝大多数报道都是从研究杂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及亲本间的特殊配合力出发,估算基因的加性效应与非加...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东北农业科学 年份:1985
吉林20号大豆新品种是于七十年代通过品系间杂交选育而成的。以院内为主,结合南繁南育,于1978年决选品系,先后进行院内鉴定试验和全省区域试验,表现优良,经1983年12月全省大...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80
大豆籽粒增重速度,干物质在荚部的分配状况是关系到产量的重要性状。但目前这方面的报导还很少。为此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用以了解大豆基因型间在这些性状上的差异及其与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81
关于大豆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遗传传递的研究已有不少报导。但亲本不同,后代性状的遗传变异有什么差异?它们的相互关系怎样?亲本不同,对杂种后代群体性状的遗传力及遗传进...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83
继1982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之后,1983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第二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胡吉成为团长...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大豆通报 年份:2004
1 吉林省平安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工作简介吉林省平安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设在吉林省长春市西安大路种子大厦内.现有科技人员6人,其中研究员2人,农艺师2人,技术员2人,定向培...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大豆通报 年份:1995
大豆育种宏观控制理论问题田佩占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作物育种是一门科学,但又是一种技艺,有较明显的随机性。有一些现象,现有的育种理论还无法解释,也就是说作物育种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大豆通报 年份:1998
一、我国大豆生产的严峻形势我国每年大豆种植面积约800万公顷,总产1300多万吨,每公顷单产15吨左右。我国大豆出口很少,但进口急剧增加。1997年,我国纯进口大豆和豆粕(折合成大豆)已达619万吨,预计......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98
中国扁茎大豆是个不稳定的分离群体。与普通大豆品种相比较,节数较多,节间较短,叶数较多,叶柄较短。群体中也有与美国扁茎大豆相似的顶端花序类型,开花结英密集,但植株中下部仍然有......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中国油料 年份:1986
大豆结荚习性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性状。由于长期不同生态环境的作用相应形成了不同结荚习性类型,也导致了生物学、植物学及生理学等方面的差异。深入研究这些差异对育种及...
[期刊论文] 作者:田佩占,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85
以1978年配制的17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早期世代表现与后代选择效果的关系。对F_2、F_3及两代平均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小区产量、小区产量优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