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47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5
龟在中国历史上雄据灵物之位达1000余年。龟在我国古代文化领域应用很广,除“贵”、“寿”、“闲”之外.它还是为官廉洁的象征。但是,在民间和俗文学中,它作为詈人之词,其影...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79
《核舟记》是一篇记物的文章,但它与那些记叙风景、建筑物的记物文章不同,它描写的对象是雕刻艺术品核舟。好的艺术品总有它独特的构思、鲜明的主题。记述一件艺术品如...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3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苏轼的杰作,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它在词坛上的地位是早有定论的。长期以来,这首词成为大学、中学的传统教材,因而研究这首词的文章很...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79
苏洵字明允,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六国论》是他的著名论文。《六国论》原名《六国》,选自《嘉佑集·权书》。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5
初中第四册语文中的杜甫《石壕吏》有两句是:“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教材注:“戍,防守”。一本关于古文难句解释的书还将这句诗译为:“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守卫着。”...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被神化了的鲤鱼,在唐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鲤鱼同书信也结了缘。在民间,鲤鱼是多子多孙、吉祥发达的象征。在文学作品中,鲤鱼总是同神异、友谊和爱情等等联系在一起。...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3
【正】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苏轼的杰作,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它在词坛上的地位是早有定论的。长期以来,这首词成为大学、中学的传统教材,因而研究这首词的...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我国古代视芝为祥瑞之草,人们对芝的神异观念以及采芝、献芝、颂芝之风的盛行,形成中华特有的“芝”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1992
【正】 苏轼《前赤壁赋》云:“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氵斥)流光。’”对其中的“流光”和“空明”的注释,自宋至清的注家基本相同。最早作注的是宋末谢枋得的《文章轨...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1997
本文认为汪贞子所著《<古文观止>词义辩难》(湖北人民出版社)抉幽钩沉,字字有据;比较分析,力求精确;独辟硬径,生面利开;挥本男源,幽微洞见;作注严谨,众妙毕备。...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4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这两句诗,古代诗歌批评家常用以比喻平淡自然的风格.rn什么是平淡自然?古人解释说:“得于天趣”(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混然天成,天...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4
《殽之战》选自《左传》,题目是后人加的。《左传》是编年史,它以鲁国的纪年编次,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矛盾斗争。《彀之战》选自僖公三十...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4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是《核舟记》所记载的雕刻艺术品——核舟的款识。课本注为:“叔远甫,就是‘字叔远’的意思”,把“甫”释为“字”;《古代散文选》注为“叔远甫,就是字...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本文认为汪贞子所著《<古文观止>词义辩难》(湖北人民出版社)抉幽钩沉,字字有据;比较分析,力求精确;独辟硬径,生面利开;挥本男源,幽微洞见;作注严谨,众妙毕备。This paper holds that......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师范教育 年份:1985
作注释是一项相当艰难的工作,它涉及到文字、音韵、训诂等各方面的问题,即使工作做得很细致,也难免出错。下面,就《文选和写作》注释中存在的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望...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促织》写的是成名一家因促织的得失优劣而展开的故事。作者辛辣地讽刺和无情地揭露了最高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残酷。一(一)讽喻。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说:“讽喻是造出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童勉之,,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老子“老子”现在是指父亲。有些不讲“语言美”的小青年还喜欢常把它挂在嘴上,以为是个时髦的词。其实这个词的资格很老,《后汉书》里就出现了这个词。《三国志·甘宁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