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05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1980
世界语是一种国际辅助语。创始人是波兰籍犹太人眼科大夫柴门霍夫博士。柴门霍夫1859年出生于波兰的一个小城镇。这个地方当时是沙皇俄国的属地,是民族杂居的地方:有犹太人、德国人、波兰人、俄国人等民族。在沙俄“分而治之”的政策下,住在这个地区的各民族互......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词被用来指称事物,表达概念,但是事物千差万别,概念多种多样,我们怎样才能满足这种需要呢? 当然我们可以创造新词,但由于语言是人们流交思想的工具,由于它的稳定性和约...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1980
伊萨克·雅可布·史密德1779年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排行第一。早年在德国基督教兄弟会学校学习。十九世纪初旅行俄国,在俄国萨列普塔基督教兄弟会任职。1804——1806年问,到卡尔梅克人地区远游,努力攻读蒙语,深入研究蒙古宗教,广泛收集蒙文手抄本。1816年,把马......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1981
昂突瓦耐·莫斯特尔(汉名田清波)1881年生于比利时布鲁日城。青年时期,田清波就学于天主教修道院,系统学习了哲学、神学以及古代汉语。1900年,他以荷兰蒙古学学者史密德编著的《蒙文文法》的拉丁文译本(原文为德文)和《圣经新约》蒙文译本为基本教材开始埋头攻......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Ⅰ.引言世界语的词汇多数取自印欧语系。所借用的语言中,有的词有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意思,如英语的letter,法语的lettre,都来来自拉丁语:littera,它们都有两个意...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1981
奥西普·米哈伊洛维奇·科瓦列夫斯基(1800—1878)是著名的蒙古学学者,俄国蒙古学的奠基人之一。1834年任教授,1849年成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840年为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历史与古物协会会员。 科瓦列夫斯基1820年毕业于威廉斯基大学古代语言与古典文学专业。1824......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1984
今年,联合国教学科学及文化组织为杰出的语言学家山多尔·克勒希·乔马(SāndorKorosi Csoma)诞生二百周年举行纪念活动, 山多尔·克勒希·乔马1784年3月生于德兰斯瓦尼亚一个名叫克勒什的村庄(现在罗马尼亚境内)。乔马幼年时期就立志要在长大以后到亚洲(当初......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1981
美国关于蒙古语族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才开始热烈起来。许多世界闻名的学者,如《蒙英词典》的编者莱辛教授和《鄂尔多斯蒙语词典》的编者田清波神父以及《蒙语书面语语法》的编者包培纷纷移居美国。美国本土也涌现出一大批研究蒙古语族的学者。他们......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1985
威廉·汤姆森(Vilhelm Thomsen)是著名丹麦语法学家、青年语法学派的杰出代表.汤姆森1842年1月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927年去世.长期在哥本哈根大学教授语言学.著名语言学家叶斯柏森和彼德森都是他的学生.汤姆森不仅研究印欧语系历史比较语言学,还研究波罗的—......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内蒙古中医药 年份:2002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中医谓脏燥、郁证.常因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发病,呈陈发性发作,表现为一系列的精神和神经性躯体性症状.但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损害.其特点:病程短,易发性,恢...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2004
天地变纫有厉气,卒然飘浮流行扩,口鼻呼吸秽浊入,阴阳二表黏膜贴,太阴之表肌恶寒,阳明之表肌发热,头汗胸痞舌白黄,口渴不饮为湿热,症状湿温颇相似,但热不寒舌苔白,此与风温如...
[会议论文] 作者:米济生, 来源: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年份:2001
本文首先分析了痹证的内因和外因,研究了痹证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辨证论治类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中医药治疗痹证的治则入法及中药复方制剂....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济生,夏明清,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2004
天地变纫有厉气,卒然飘浮流行扩,口鼻呼吸秽浊入,阴阳二表黏膜贴,太阴之表肌恶寒,阳明之表肌发热,头汗胸痞舌白黄,口渴不饮为湿热,症状湿温颇相似,但热不寒舌苔白,此与风温如...
[期刊论文] 作者:乔治·卡拉;米济生,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来源于西藏的《格斯尔》史诗始终是蒙古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的丰富源泉,直到今天,它还向17和18世纪蒙古语言和蒙古文学的研究者们提出非常重要的问题。《格斯尔》史诗有许多手抄本变体,有印刷的,有民间文学学者记录的,这些变体对研究蒙藏人民之间,甚至不同地区的......
[期刊论文] 作者:乔治·卡拉,米济生,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正】 来源于西藏的《格斯尔》史诗始终是蒙古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的丰富源泉,直到今天,它还向17和18世纪蒙古语言和蒙古文学的研究者们提出非常重要的问题。《格斯尔》史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