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17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4
明本特别重视禅宗中的“心”,通过“一心”会通诸宗。在批评传说为永明禅师撰的“禅净四料拣”基础上,提出“禅即净土之禅,净土即禅之净土”,认为禅与净一体而异名。又从禅教...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宗教研究 年份:2004
根据规范的制定主体不同,笔者将中国佛教制度归纳为三种,即佛制、僧制和王制。佛制,就是以释迦牟尼佛制定戒律为基础而形成的制度规范,其主要用来规范僧人的行为与威仪。...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1
法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求法高僧,为从印度求取完备的戒律,使其流通汉地,不惜身命,以花甲之年从长安出发,前后15年,历经近30国,携带大量经律返回中土。在他之前,三国末魏...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8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财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现代文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利益和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04
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平,首先需要社会上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种族暴力、恐怖主义,有不少是由宗教之间的隔膜与冲突而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3
2003年12月3日至7日,由香港佛教 三德弘法中心主办、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3
元代中日两国虽然处于敌对状态,但是元僧东渡与入元求法僧人却人数众多,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元代的僧人中对日本佛教影响最大的当属临济宗高僧中峰明本,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法音 年份:2004
本刊讯10月24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灵云院国际禅交流友好协会联合举办的,"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关山慧玄无相大师的禅风"暨"则竹秀...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7
2007年10月24日,“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召开,会议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灵云院国际禅交流友好协会联合举办,中心议题是“关山......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4
本文探讨了李贽佛学思想特征,并力图揭示他的佛学思想的历史意义以及对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启示。...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8
元贤是清初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气节的禅僧,他的《鼓山志》在清初编纂刊印以后,一直没有广为流通。清修《四库全书》仅有存目,未收全书,国家图书馆等处所收藏的此书均为残本。...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8
清代以后,随着整体佛教的衰落,禅宗中的禅法内容日趋保守,法卷传授成为禅宗传法和出任丛林住持的主要形式。然而清代中期以后禅宗的法脉传承情况,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近于空白。...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2015
'庙产兴学',兴起于清末,盛行于民国时期,就是利用各地寺庙建筑、田地及财产等来兴办教育,包括提拨庙产、田产以补助学费,利用寺庙殿堂建筑作为校舍等。南京国民政府...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6
本文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剧变与佛教危机、近代佛教的僧团制度、佛教组织、佛教教育等新内容与时代特色、近代佛教所面临的新旧之争、僧俗之争等问题以及佛教与中国近代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8
"不忘初心"一词,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说时时不忘记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不忘初心"在佛教...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17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佛教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对外来的佛教文化创造性吸收和发展的过程。本文认为佛教中国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佛教与中国固有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7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主持会议,宣布会议开始:今年是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为中国佛教事业做出卓越功勋的居士......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1
法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求法高僧,为从印度求取完备的戒律,使其流通汉地,不惜身命,以花甲之年从长安出发,前后15年,历经近30国,携带大量经律返回中土。在他之前,三国末魏国的朱士行曾......
[期刊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9
虚云和尚是中国禅宗巨匠,他在近代各种佛教思潮中,继承中国佛教传统而不拘泥保守,救治现实佛教偏弊而不极端冒进,适应时代发展而又坚持佛法的根本。当前大陆僧团中,在丛林制度建设......
[报纸论文] 作者:纪华传,, 来源: 年份:
从中国历史上看,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佛教不断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过程。宋元明清以后,佛教在信仰形态、僧团制度等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使得佛教不断深入到中国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