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19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翁锦屏,,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7
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浙江省1970~1981年推广的是以广陆矮4号、二九青等感病品种为主,种植面积广,发病也比较重。近年来由于推广抗病品种,病害有所...
[期刊论文] 作者:翁锦屏,赵美玲,,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6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由于现行品种的抗性弱;病菌类型分化,致病力强的菌株陆续出现;推广的抗病品种,抗性逐渐丧失等原因,致使水稻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因此,积极...
[期刊论文] 作者:翁锦屏,林贻滋,,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0
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感反应,是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品种的抗性基因与病菌的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实践证明,水稻白叶枯病菌存在着致病性分化,菌系(小种)的致...
[期刊论文] 作者:翁锦屏,黄满涛,,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4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f.vasinfectum(Afk.)Snyder et Hansen]是我省棉花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六十年代之后,由于种子调运频繁,病害迅速蔓延扩大,目前此病几乎遍及我...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关林,翁锦屏,,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8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的致病类型有称之生理小种、病原型(致病型)或菌系。虽然叫法不一,但一致认为:病菌的致病类型在国与国,或一个国家的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林贻滋,翁锦屏,沈瑛,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2
用菲律宾6个白叶枯病菌系(小种),将95个水稻品种(品系)划分为5个品种类群,为今后开展品种抗病性的基因分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通过测试,提出舟松62、二九丰(早籼) 城特232、T8......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关林,翁锦屏,Twing Wah Mew,,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89
1986~1988年利用6个中国鉴别品种对239个浙江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后,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菌株37个与菲律宾0—Ⅵ小种群的7个代表菌,在中国(6个)和国际(5个)两套鉴别品种上进行反...
[期刊论文] 作者:孙漱沅,赖灿祥,翁锦屏,,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66
水稻白叶枯病的菌源是比较复杂的。过去在看法上多偏重于种子带菌方面,因而在防治上也就把种子处理作为一项主要的措施来抓。实践证明,单抓种子处理并不能收到预期的防治效...
[期刊论文] 作者:徐建龙,林贻滋,翁锦屏,赵新立,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6
以全生育期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早粳G38为抗源供体,以成株期抗性的晚粳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转育出全生育期抗白叶枯病的晚粳品系D601、D602和D603。遗传研究表明,3个晚粳品系都聚合了来......
[期刊论文] 作者:徐建龙,林贻滋,张炳林,翁锦屏,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6
分析了来源于长雄蕊野生稻Oryzalongistaminata的显性抗基因Xa-21的籼粳稻不同背景下的遗传表现及转育效应,结果表明,Xa-21基因的抗性表达受不同亚种遗传背景的影响,在粳稻背景下抗性表达充分,呈完全显性遗传,并......
[期刊论文] 作者:徐建龙,林贻滋,翁锦屏,赵新立,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5
选用全生育期抗病的早粳G38为抗源供体,成株期抗病的晚粳秀水11为轮回亲本,经连续回交和自交隔代回交的两种方法转育隐性抗性基因xa-5。本研究阐述了两种转育方法的技术路线、技术关键及......
[期刊论文] 作者:路文如,沈锦骅,徐雨昌,翁锦屏,谢关林,,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0
本文探讨了水稻白叶枯病对杂交水稻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孕穗—抽穗期接种,单株实粒数、空壳率、千粒重、单株粒重等4个性状与感病度相关密切,但受害程度因组合而...
[期刊论文] 作者:张铭铣,骆荣挺,徐宝才,陶荣祥,翁锦屏,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1988
矮秆、丰产、迟熟的晚粳稻品种“秀水27”经辐射诱变处理后,获得了比“秀水27”早熟6—11天的早熟突变新品系9份,株高显著降低的特矮秆突变品系5份,蛋白质含量比亲本高6%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翁锦屏,谢关林,诸葛根樟,徐鸿润,陈鹤生,陈传权,,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5
近年来,浙江省在推广良种过程中,发现抗白叶枯病品种的抗性有严重丧失现象。杂交稻汕优6号,推广初期抗病性较强,1979年后,抗性明显下降;江苏省的南粳15,原属抗病品种,引入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