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06
小麦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品种改良是最主要的科技因素。面对种植面积下降、水资源短缺、化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小麦品种改良的对策是培育节水、省肥、高产的超级小麦......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1991
最近出版的《Preharvest Field Sproutingin Cercals》(CRC Press,1989)一书中,主编N.F.Derera指出,在制定抗穗发芽育种目标时,除了考虑种子休眠性以外,还应注意颖果吸...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新农业 年份:2012
从1990年至2010年的21年期间,我国小麦连年增产,其中,新品种、新技术的作用不可忽视。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优良品种与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尤其是利用栽培技术针对优良品种的缺点进......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年份:2006
苗期(冬前)田间管理,包括播种后到返青之前这一段的田间管理.管理的重点是在全苗、匀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在冬麦区要注意协调幼苗生长与养分储藏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 年份:2009
一、我国小麦生产和消费需求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的前几年,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小麦进口国,每年平均进口1100万吨小麦。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生产总量超过消费总量,小麦...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1985
小麦收获季节多雨的地区,小麦籽粒有在穗上发芽的危险,有的籽粒即使外观不发芽,但贮藏的营养物质已开始转化,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在这些地区培育抗穗发芽品种是十分重要的....
[学位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5
在大田条件下种植了两套双列杂交F_1代,用于研究小麦抗办霉病的遗传特性。在3×8不完全双列杂交中,抗赤霉病性的一般配合力均方占总遗传方差的94.26%,特殊配合力均方占5.74%...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北京农业 年份:2009
问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产量很高,为什么不推广杂交小麦?答杂交小麦没有获得推广的原因有3个:第一,小麦的祖先已经杂交了两三代了,所以它的亲本已经是杂交的品种了,所以现在...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北京农业 年份:2007
1997年前后,在袁隆平院士提出超级稻研究计划的启发下,社会各界陆续出现了一些关于培育超级物种(猪、羊、牛、鱼、小麦及玉米等)新品种的意见,但均未形成系统的计划。1997年1...
[会议论文] 作者:肖世和;, 来源:2012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 年份:2012
为帮助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水平,中国从2005年起正式发布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小麦主导品种的筛选是根据推广品种的种...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陈孝,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8
α-淀粉酶活性的调控是小麦生产和加工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比较了大麦,小麦,黑麦和小黑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对小麦α-淀粉酶作用的等电聚焦电泳图谱,并测定了具有大麦α-淀粉酶抑......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张秀英,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刘国栋,肖世和,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孙果忠,肖世和,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2004
从植物生理学、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三个方面综述了种子休眠与脱落酸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阎长生,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蒋国梁,肖世和,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8
对48个白皮小麦种质及2个红皮小麦种质连续3年测定结果,品种间收获前穗发芽率,籽粒发芽率及收获后种子休眠特性差异显著。穗发芽敏感性因年份和种子发育时期而异,开花后35-40天较敏感,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世和,张秀英,等,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2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培育超级麦品种,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
[会议论文] 作者:孙果忠, 王海波, 肖世和, 来源: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孙果忠,闰长生,肖世和,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03
穗发芽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灾害之一 ,了解穗发芽机制对小麦穗发芽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田间的穗发芽是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结果。种子发育过程中以及萌发时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