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55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肖嶙,,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2014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的船棺合葬墓。为了有效地保护遗址中出土的船棺、独木棺等大型木质文物,需要对棺木所存在的各种病害进行科学地认知。本研究利用傅...
[期刊论文] 作者:肖嶙,,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15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的船棺、独木棺合葬墓,为了有效地保护墓葬中出土的船棺、独木棺等大型木质文物,需要对棺木的保存状况进行科学分析。本研究利用元素...
[期刊论文] 作者:肖嶙,白玉龙,,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2014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是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墓葬出土的17具棺木均由完整的树干刳凿而成,其体量之大,为国内罕见。棺木出土十余年来,保护人员开展了诸多行之有效的保...
[期刊论文] 作者:肖嶙, 万会师,,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6
综述了植物有效成分酶提取法,讨论了酶提取法的优势,并展望了酶提取法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肖嶙, 孙杰,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02
为寻求一种实际可行、安全可靠的出土象牙、骨角质文物现场加固保护的方法,通过用几种加固剂在象牙等样品上做渗透加固实验,对比、筛选出效果较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固剂,用...
[期刊论文] 作者:肖嶙,杨弢,,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2014
战国秦汉时期巴蜀地区漆器制作工艺十分发达,本文着眼于本地区出土的考古实物资料,对该地区漆器出土情况、制作工艺进行概述,从工艺角度探讨巴蜀文化中的楚文化因素,从而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田英翠,肖嶙, 来源:北方园艺 年份:2006
1酶应用的背景1.1研究背景地球上存在着数百万种植物,目前使用中的许多种药物、营养物以及绝大多数香精油均来自这些植物。故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始终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闫琰,杨弢,肖嶙,,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7
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中展出了一件纹饰精美的刻纹铜樽(图一),该铜樽出土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大湾村(1)。大湾刻纹铜樽由樽盖和樽身两部分组成,...
[会议论文] 作者:杨弢, 肖嶙, 龚德才, 来源:null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肖嶙,杨颖东,白玉龙, 来源: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潮湿墓葬环境中出土的石刻彩绘,在出土后石刻干燥至稳定阶段,彩绘最容易掉粉、剥落.本文对成都琉璃厂明墓出土的一件石供桌彩绘文物进行了抢救保护.对彩绘进行了XRD分析,并通...
[期刊论文] 作者:肖嶙,唐欢,杨弢,王春,,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14
引言竹笥是由竹篾编织而成的箱子,一般长48~50厘米,宽28~30厘米,高15~16厘米,也有规格稍大一些的。出土的竹笥主要用来盛放衣物、食物和书籍等随葬物品,外边拴着竹简或木牍,一一说明竹......
[期刊论文] 作者:孙杰,肖嶙,龚杨民,蒋玉秋,徐敏, 来源: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2021
基于文物的考古学观察,是研究古代服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成都十陵后蜀赵廷隐墓出土女乐俑为研究对象,应用考古类型学、三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整理文物信息、比对同期及同地区图像、考辨相关文献等研究路径,对M1:70、M1:72号两件女乐俑的服装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孙杰,肖嶙,龚杨民,蒋玉秋,徐敏, 来源: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2021
基于文物的考古学观察,是研究古代服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成都十陵后蜀赵廷隐墓出土女乐俑为研究对象,应用考古类型学、三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整理文物信息、比对...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彬,蒋璐蔓,周潇,李佩,肖嶙,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21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6年在蒲江飞虎村发掘了60座战国晚期墓葬,共出土青铜器181件(套).其中M39出土了一件表面锈蚀覆盖严重的错金银青铜带钩,但其上错金银纹饰无法分辨,为还原其历史、艺术与研究价值,需对其表面锈蚀物进行清除.采用X射线成像系统、体视显微......
[期刊论文] 作者:李娟娟,魏燕红,杨弢,孙杰,赵丽娟,肖嶙,, 来源:塑料工业 年份:2017
Paraloid B-72是文物保护领域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高分子材料,但对其结构和耐老化性能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利用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探究B-72的分子结构,同...
[期刊论文] 作者:张潇月,杨弢,吴昊,黄鑫,李静,周潇,肖嶙,赵珂,,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背景】出土竹简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饱水保存方才进行脱水处理,在此期间微生物滋生和蔓延威胁竹简的安全保存。【目的】研究分析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竹简浸泡液中放线菌群...
[期刊论文] 作者:肖嶙, 邹建文, 王通洋, 裴月霓, 刘雨茂, 王世明, 廖,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2019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M23号墓出土的汉朝石棺存在表面粉化、剥落等病害现象,急需保护修复。现场调查表明,该石质文物风化病害主要表现为裂隙状风化、页片状风化、粒状风化、粉末...
[期刊论文] 作者:李静,张潇月,杨弢,李佩,龚扬民,肖嶙,邹立扣,赵珂,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20
木质文物作为有机质文物很容易腐朽,埋藏的木质文物在周围土壤环境综合作用下,受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很难长久保存。通过分析埋藏环境下木质文物船棺表面细菌群落组成,初探船棺表面土壤细菌与船棺降解的相关性,为船棺保护提供参考。根据发掘现场船棺的保存状态,选择了尚......
[期刊论文] 作者:张潇月,杨弢,吴昊,李梅英,黄鑫,李静,刘晓彬,肖嶙,赵珂,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20
出土竹简失水后易导致其收缩变形,因而采用了不同措施对竹简进行饱水保存,但在饱水保存期间竹简仍可能遭受微生物的侵蚀而损害.为制定科学、适宜的饱水保存方案,采用稀释涂平...
[会议论文] 作者:肖嶙,蒋璐蔓,龚扬民,杨弢,赵丽娟,宋永娇,杨军昌, 来源: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8
  2016年9月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蒲江县文管所在配合商建项目的 文物勘探工作时,发现了战国墓群,共有60座战国中晚期墓葬,出土了181件青铜器,包括铜剑、铜斤、铜鍪、带钩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