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49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胡立天,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16
海域地质调查研究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工作,不仅对海洋地质的发展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发展海洋产业经济也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取得了大量的海域调查......
[会议论文] 作者:胡立天,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在压缩质面的基础上,以地震测深剖面所得界面深度为控制点,逐步求得最佳基准面和密度差,使反演结果更加准确.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反演出比较可靠的界...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天,郝天珧,,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4
利用重力资料反演密度界面对于研究盆地、区域构造和深部构造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密度基准面深度和界面密度差的不准确性降低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使用已知深度的控制点,在...
[会议论文] 作者:胡立天;郝天珧;徐亚;,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南海地处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三大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质构造,使南海成为研究大陆边缘张裂、海底...
[期刊论文] 作者:龚正,李志刚,胡立天,熊建国,孙闯,,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21
分析了测高卫星同时应用于重力模型和地形模型时对计算南海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影响,该影响可能会高估有效弹性厚度值。对比多项研究认为,南沙群岛地区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约为9 km。通过对南海地区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分布进行计算发现,南海海盆的有效......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天, 张培震, 郝天珧, 徐亚,,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9
南海地区岩石圈资料稀少,阻碍了其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为此,本次研究结合大地热流、空间重力异常、高程、大地水准面和地震数据,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反演了两条2.5维岩石圈剖面....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天, 郝天珧, 邢健, 胡卫剑,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邢健,郝天珧,胡立天,SUH Man-cheol,KIM K,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日本俯冲带与IBM俯冲带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三者的交汇地带,是典型的"俯冲工厂"地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利用震源分布资料与卫星重力数据对日本俯冲带......
[期刊论文] 作者:邢健,郝天珧,胡立天,SUH Man-cheol,KIM Kwang-hee,,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日本俯冲带与IBM俯冲带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三者的交汇地带,是典型的“俯冲工厂”地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利用震源分布资料与卫星重力数据对日本俯...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天,郝天珧,邢健,胡卫剑,SUH Man-Cheol,K,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中国海—西太平洋位于欧亚板块、印澳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构造运动剧烈,地质情况复杂,是认识板块运动、洋陆相互作用、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不可多得的窗口,而莫霍面深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小林,张冬丽,张培震,李志刚,胡立天,郑文俊,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20
南海东北部洋陆转换带及其邻区复杂的地壳结构一直是南海岩石圈结构研究和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本研究基于覆盖南海东北部的119条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包括二维地震和OBS/OBH/ESP...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天,郝天珧,邢健,胡卫剑,SUH Man-Cheol,KIM Kwang-Hee,,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中国海—西太平洋位于欧亚板块、印澳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构造运动剧烈,地质情况复杂,是认识板块运动、洋陆相互作用、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不可多得的窗口,而莫霍面深度...
[期刊论文] 作者:姜莲婷,孙杰,胡立天,詹文欢,唐琴琴,李健,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2019
提出IODP349航次首次在南海发现的大洋红层,与ODP124航次苏禄海、苏拉威西海大洋红层以及三水盆地陆相红层相似,都具有直接覆盖于大规模岩浆岩之上的特征,对于揭示红层与岩浆...
[会议论文] 作者:郝天珧;游庆瑜;刘丽华;胡立天;吕川川;徐亚;,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本次研究结合华北克拉通Pn波速度结构与重磁反演结果,重点对2010年NW以及2011年NE向两条海陆联测剖面所揭示出的壳内结构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莫霍面深度为26-31k...
[期刊论文] 作者:郝天珧,胡卫剑,邢健,胡立天,徐亚,秦静欣,刘少华,雷受旻,,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4
莫霍面深度图的编绘与研究一直都是岩石圈构造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在搜集了我国50年以来有关莫霍面深度研究的各种地球物理调查结果与资料基础上,大量引入近年来各种专...
[期刊论文] 作者:胡卫剑,郝天珧,秦静欣,李志伟,江为为,姜迪迪,邢健,胡立天,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4
中国海陆莫霍面及深部地壳结构特征研究是东亚地区宏观构造格架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地震测深等数据为约束信息,以重力数据为基础,通过分区计算,反演了中国海陆莫霍面...
[期刊论文] 作者:惠格格,李志刚,王伟涛,胡立天,梁浩,张逸鹏,李冠华,闫永刚,孙闯,张培震,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22
南海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处于太平洋、欧亚以及印-澳三大板块的俯冲汇聚作用之下,具有复杂的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白垩纪初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影响,南海北部和南部陆缘发育一系列NE-NEE向张性剪切岩石圈断层,渐新世以来断裂大多继承先存断裂继......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刚,张培震,惠格格,胡立天,李冠华,张逸鹏,梁浩,李琳琳,王伟涛,闫永刚,代向明,,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1
南海北部滨海断裂带不仅是华南次级板块和南海次级板块的分界断裂,同时是南海北部陆缘区域的主要控震和孕震构造,也是珠江口盆地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控盆断裂,因此,厘清其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演化和最新活动性,对理解南海北部陆缘的构造和含油气盆地演化过程、动力学机......
[会议论文] 作者:胡卫剑,郝天珧,秦静欣,李志伟,江为为,姜迪迪,邢健,胡立天,徐亚,雷受旻,,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5
中国海陆莫霍面及深部地壳结构特征研究是东亚地区宏观构造格架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地震测深等数据为约束信息,以重力数据为基础,通过分区计算,反演了中国海陆莫霍面...
[会议论文] 作者:郝天珧[1]胡卫剑[1]邢健[2]胡立天[2]徐亚[1]秦静欣[3]刘少华[1]雷受旻[4],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中国海陆及邻区莫霍面深度的总体特征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点。中国东部陆区的纬线向变化幅度远大于经线向变化幅度。刘光鼎提出的“三横两竖”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构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