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 来源:生物数学学报 年份:1993
本文改进 了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的统计方法,使其可为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所共用,计算简便,有利软件通用。...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8
为了客观判断作物新技术的产产作用,针对对照可比性,样本代表性,技术措施间的互作效应等易失误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减少失误。...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张培江,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8
1994-1996年选用中粳分蘖力较弱的大穗型组合80优121和分蘖力强的多穗型品种西光,在合肥进行播栽密度和追氮方法试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粳稻库、源形成与播栽密度和追氮方法密切相关,其有效库......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蒋之埙, 来源:农林科学实验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蒋之埙,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3
农户一季稻谷生产的直接经济效益(RE)由其栽稻面积(S)、稻谷单产(Y)、稻谷单价(P)及生产成本(C)四要素所构成.RE=S×Y×P-C.我国以农户为主的小规模稻谷生产经济效益...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0
通过播栽密度和施氮方式两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产量构成4因素中,每穗颖花数是左右库限制型中粳品种西光产量的首要因子。稀播少本栽比密播多本栽平均每穗颖花数增加39.7%,增产18.4%。增施攻......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罗志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0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籼协优57群体性状及产量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而异。施氮量与载插密度两因素的交互效应大于因子简单效应之和,其作用极显著地影响着群体性状量的变动。处理组......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孟月华,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2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稻在6-7叶期大苗单本移栽,苗质显著地影响结实期群体源,库及稻谷产量,结实期群体干物质增长量,总颖花量和稻谷疸与秧苗单株分蘖数,苗高干重比呈极显著或显著正......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蒋之埙,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89
安徽中南部热量资源“双季稻不足,一季稻有余”地区有稻田近100万亩可发展再生稻。50年代前有蓄留再生稻的长期历史,但一般靠天收,亩产仅几十公斤,推广双季稻后向乎绝迹...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李奕松,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1999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和MINQUE(1)法对作物栽培试验非平衡资料进行分析,揭示了生态2环境效应,处理组合与生态环境互作产应对作物产量等目标性状的影响;解决了长期困惑作物栽培试验的非平衡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蒋之埙,,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90
为积极稳步发展再生稻,我院主持的节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研究协作组,经过4年调查研究,推广了早中稻再生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989年已指导全省约10万亩再生稻生产。据宣城...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杨惠成,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0
本模式在选用良种基础上,将“抛栽”与“深沟低棚肥床旱育秧”、“旱、湿、浅、蓄节水灌溉”、“基肥补磷增钾,追氮少(不)攻蘖增施穗肥”,“草虫病害综防,适时适量对症下药”等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为了客观判断作物新技术(品种)的增产作用,针对对照可比性,样本代表性,技术措施间的互作效应等易失误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减少失误In order to objectively judge the incr...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黄仲青, 来源:安徽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本文根据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特点和局部控制理论,提出了中心点数据处理法。此法是先求出各区组的矫正系数,即各区组中心点总平均值与本区组中心点平均值之比,然后将小区...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黄仲青,等,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对杂交中稻协优63进行旱作膜秸覆盖处理,结果表明:杂交中稻旱作膜秸覆盖处理间的库、源效应有显著差异,它与稻谷产量呈正相关,以够苗期炒界的膜秸接力覆盖处理比不覆盖和全程覆秸......
[期刊论文] 作者:孟月华,黄仲青,蒋之埙,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稻秧苗密度对苗质的影响随秧龄延长而加大.旱、湿秧小苗...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黄仲青,孟月华,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2
试验结果表明 :杂交中稻在 6~ 7叶期大苗单本移栽 ,苗质显著地影响结实期群体源、库及稻谷产量。结实期群体干物质增长量、总颖花量和稻谷产量与秧苗单株分蘖数、苗高干重比呈...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黄仲青,李奕松,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针对安徽省水稻产量结构的薄弱环节与主要技术障碍,提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路线.以此路线为纲,拟订“模式表”,选定供试栽培技术因子,多点同步进行“模式表”应用验证和...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之埙,黄仲青,李奕松, 来源:生物数学学报 年份:1998
本文根据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原理提出三因素条裂区试验设计,并作了实例分析.该设计全面实施,既满足同一试验中有较多处理组合,又可使各因素有较大的小区面积,便于农事操作管......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仲青, 蒋之埙, 曹淑华,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5
以等边三角形的面积表示粮食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品质和效益'三高',其三条边分别是粮食作物的品种、环境和栽培技术'三良',分别论述了这三条边相互依存,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