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74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蔡伟保,,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本文以吴宓的诗歌理论为核心,在简要概括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全新的视角,对吴宓诗论的哲学基础和会通视野作了理论分析,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吴宓的主要诗论作细致的文本解......
[期刊论文] 作者:蔡伟保, 来源: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2018
1979年是陈映真的思想结构重构乃至颠覆的关键年份。“文革”结束之后$大陆关于“文革”的话语表述发生逆转,延迟至1 9 7 9年左右,在台湾的陈映真才全面接受了更全面的信息和新...
[期刊论文] 作者:蔡伟保,,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13
对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陈映真来说,信仰系统的危机和身份认同结构的解构与重构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经历长期的“苦闷”之后,原先的建基于大陆社会主义实践的左翼身份和......
[期刊论文] 作者:蔡伟保,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陈映真是台湾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家, 他的创作题材和风格多变, 以鲜明的左翼倾向构成了他的主要标签.然而他的创作特别是早期创作中的左翼思想却蕴含着丰富和复杂的面...
[期刊论文] 作者:蔡伟保,, 来源: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1966-1978年,陈映真的文学创作在风格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阶段性变化的直接外部原因来自于海峡对岸的“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革”在大陆的深入开展以及在国际上的广泛...
[期刊论文] 作者:蔡伟保,,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革”和陈映真的民族与政治身份的建构与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文革”结束之后的1979年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陈映真的“中间物”意识进行了艰难的重构。为应对植根于中......
[期刊论文] 作者:蔡伟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作为一个作家,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创作,阎连科都有着深刻自觉。而自觉就意味着困惑、探索和觉悟。在新作《711号园》中,他用散文的文体最真实地表露了近几年在生活和创作理念...
[期刊论文] 作者:蔡伟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兄弟》是余华的小说创作沉寂十年以后推出的作品。本位试图从历时性的角度把《兄弟》纳入到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小说创作思潮史,从而凸显出它相对于“晚生代”小说的在艺术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