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0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5
隋唐以后医家缘何援《易》入医薛公忱据笔者考辨,自《易经》产生之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天影响 ̄①。然而从隋唐开始,二者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旗手和文化革命的主将,曾一度激烈批判、否定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今天有人利用鲁迅的有关言论反对中医药乃至传统文化,这是对鲁迅革命思想及其所处时代精神的...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流派的儒、道、佛,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曾对中医药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亦从中医药学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并获得有益启示。认真研究这种相互渗......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本文从中医的文化背景、学术发展和现代系统科学的角度,论述了“阴阳调和”思想的以下三方面的内涵:1、阴阳调和的途径是“阴阳交会”。二者在相对运动中相互交感、渗透,并互...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隋唐名医孙思邈,医德高尚,言行一致。他终生专一于医,不慕权势富贵;谦虚好学,博极医药之源;以济命扶危为己任,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心赴救,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尊重同道,扶掖后学...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中医研究 年份:1990
隋唐时期,佛教教义对中医药学的冲击影响较大,这在巢元方、杨上善、孙思邈、王焘等名医的著作中均有表现,一是用佛教“神托”说解释人们生命起始;二是用“四大”说解释生理病...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创建中医文化学是中医文化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目前尚有困难。主要是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界限、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学科意义认识不足,尚无......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清初名医徐大椿置医德于医术之上.他认为,医者应存心救人,视患者的生命高于自己;心术纯正,不可杂有损人利己之心;虚心笃学,不可浅尝辄止;慎之又慎,不可冒昧试药于人.在如何对...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中医研究 年份:2004
中医药学中的“五行”说,虽然来自哲学,但并非袭用其物质质料的意义,而是把它作为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而加以运用的。“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亦不等同于五种自然物...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自春秋末年至今的两千多年中,医家往往在天人关系、生理病理、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借助易卦以申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如何评价这一医学文化现象?这也是继承、弘扬医学遗...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4
略评“医易同源”及“医源于易”说薛公忱(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210029)主题词中医理论,易经“医易同源”说在当今中医药界流传甚广,几乎无人不晓。论证、阐发此说的文章,不时见诸报......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此前的中医文化研究,仅仅将中医药体系中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等成分看作文化,而忽略了中医药本身的文化性质和作用。实际上,无论历史上和现实中,整个中医药体系一直是具有相......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百余年来的中医药存废论争,一浪高过一浪。究其思想根源,主要是政治、学派立场的对峙,由此决定了论争者用以考察、认识中医药的方法大多是片面的,检验的标准亦非统一的,以致...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科学生死观的不普及,是近年来社会上盛行巫术迷信和邪教组织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必须正视生死自然,人类个体的生死没有任何超自然,超现实的力量可以操纵,承认寿命有限,“有生必有......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明末大医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中医药文化 年份:2010
陆游晚年写了不少养生诗,总结一生养生的经验教训。其要点有四:一是强调养生的自觉性,积极把握自己的生命;二是将"治心"视为养生方法的核心,并以此法统领其他诸法;三是注重平...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1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一,两千多年来曾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更是中医文化的理论基础。近代以来,它虽然受到东渐的西方文化的攻击、排斥......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目前出现一股消灭中医中药的思潮,以各种理由否认中医中药的疗效,诸如疾病可以自愈、现代科学不能解释方药与病愈的关系、感觉上的病愈不可靠、个案没有普遍性和统计学意义、未......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不断创新是中医药学青春长驻的秘密,而如何创新则有一个方法论问题。若就历史上中医药学的创新而论,至少有三点经验教训值得汲取:一是具体、全面理解前人,切忌以后人的思想观念要......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公忱,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隋唐大医孙思邈享年百余岁,是历史上可以稽考的长寿老人,这无疑与他善于养生、注重养老大有关系。其养老的经验、体会甚为全面和深刻。他对住地的选择、房屋的建造、衣食的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