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20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江淮文史 年份:2012
关于辛亥革命,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一,是这个革命在何时和如何终结?1640年的英国革命终结于1688的光荣革命,1689年的《权利法案》是这次革命胜利的标志。1799年11月9日的雾...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活动的领域很广,走过的道路又迂回曲折,从而留下一个复杂多变的形象。对这一类人物,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考察可以勾勒出种种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二、社会全面腐败与转型期政治运作民初宪政受挫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社会全面腐败,而应对方式选择不当,扬汤止沸。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现代体制,但朝野政治运作,不...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7
中国人对罗素思想的误解袁伟时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Rusel)在中国有过广泛影响。据笔者极其粗略的统计,1949年以前,他的著作有20种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时至今日,他的71种主要著作,已有35种有了中文译本......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0
新文化运动是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思想文化更新活动。她滥觞于19世纪30年代,直至今天仍在持续。思想、文化、学术没有国界,高瞻远瞩的爱国者,必然冲破一切阻力,站在文明发展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1
林则徐和郭嵩焘大体是相隔一代的历史人物,凭吊这两位爱国志士,比较其异同和遭遇,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从毁誉迥导谈起Lin Zexu and Guo Songtao are generally...
[报纸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 年份:2004
近年兴起的“国学”热,是中国思想文化走向多元的重要现象。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应是多元、自由的,公民自由自在地选取和发展自己的爱好,各适其适。$$    孔子是伟大...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战略与管理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决策与信息 年份:2004
大国兴衰取决于五个条件:1.人的自由度大小是国家盛衰的关键。17世纪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三个大帝国的兴起。包括西欧的大不列颠、东亚的大清帝国和欧亚的俄国。这三个国家中.大清......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给我们留下许多珍贵的哲学遗产。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同志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孙中山的哲学思想,阐明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是,对他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对一九二三年的“科玄论战”一致持贬斥的态度。以两本影响最大的中国现代史教科书为例,它们的评论是: “1923年发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江淮文史 年份:2012
第一,先讲思潮的作用。我们有时候会低估思潮的作用。社会变迁,最深刻的变迁或者很重要的推动力,是思想的变迁、思潮的变迁。结合历史来讲,过去我们将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15
1999年3月15日,中国修改《宪法》第五条,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第一款,法治成了宪法的内容。可是,在中国,纸面的东西要转化为现...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3
【正】 19世纪是中国由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开端,也是中国哲学由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蜕变的漫长过程的开端。对19世纪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往...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2
在中国大陆一般人心目中,章士钊(1881—1973)是非常特殊的人物。知识阶层中年纪稍大的,大约都知道毛泽东与他的关系非同一般。“文革”前夕,毛要谈教育,特地把这个段祺瑞当“执政......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11
辛亥百年,初夏时节,独坐书房,心潮翻腾,为什么一个历时267年的大帝国那么经不起风浪?自问自答,无遮无拦,只求自己信服。录下要点,公诸同好。(一)黄花岗:损失惨重的孤注一掷问...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鸦片战后20年,改革呼声非常微弱,这与当时的文化状况密不可分。道光和咸丰两代从皇帝起都冀图以经世致用为施政的指导思想。其中包含的实事求是精神蕴含着引导中国学习西方走...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科学·经济·社会 年份:2005
孔子身后,“儒分为八”,没有统一的儒学;19、20世纪亦不例外。展望儒学未来,应该以儒门各派近200年间在中国的际遇为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袁伟时,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03
近年中国学术领域是揭露抄袭的新闻此起彼伏.不过,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无视学术规范的现象仍俯拾皆是,维护和确立学术规范任重道远.笔者孤陋寡闻,仅以耳闻目睹所及而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