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10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许端祥, 来源: 年份:2008
试验首先建立马铃薯的遗传转化体系,再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从辣椒中分离获得的抗菌蛋白基因、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基因和亲环蛋白基因所构建的表达载体对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津引8号”、“东农303”、“紫花851”进行了遗传转化,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对所获得的转基因......
[期刊论文] 作者:陈群航,许端祥,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高山,林碧英,, 来源:中国蔬菜 年份:2013
榕瓠1号是以自交系90为母本,以自交系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瓠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早中熟,以侧蔓结瓜为主,坐果性好,第1雌花发生节位较低,春季栽培从播种至始收45~60d(天),...
[会议论文] 作者:许端祥,高山,林碧英, 来源:福州市科协201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榕瓠一号瓠瓜是以自交系90为母本,自交系22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瓠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早中熟,坐果性好,瓜呈棒形,瓜皮绿色有光泽,瓜长30-40cm,横径5-7cm,瓜形美观...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陈文辉,陈庚,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03
阐述了采用茎尖脱毒方法,对东北引进的克新1号马铃薯进行组织培养、试管苗病毒检测、无毒株的无性扩繁、微型薯生产留种技术的研究结果.将脱毒的克新1号生产用种,经北繁和本...
[期刊论文] 作者:陈继兵,林瀚,许端祥,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01
以柳州红茄经多代自交选出的自交系048-2-1-3为母本,杭茄经过多代自交选育出的自交系059-1-1-3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田间抗病性鉴定、性状调查和产量比较,选育出早熟茄子一代杂...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陈文辉,陈庚,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04
利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B9,通过研究B9对马铃薯试管苗的根、茎、叶的生长及后期移栽生长情况的影响,发现B9对马铃薯试管苗矮化壮苗有直接作用,以80~100mg/L...
[会议论文] 作者:陈庚,陈文辉,许端祥, 来源:2005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 年份:2005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极易受病毒侵染而造成严重减产,用茎尖脱毒的办法生产无病毒马铃薯种薯,才能控制病毒性退化,实现高产、稳产.目前生产上广泛利用组培试管苗生产脱毒原原种是以蛭石、泥炭土、砻糠灰等复合的固体基质为苗床,生产脱毒小薯.针对基质栽培生产周期......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方淑桂,陈文辉,,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2006
以大白菜雄性不育系Bm5—3为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的结果表明:腋芽以组培快繁技术保存、扩繁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是可行的。适合其腋芽增殖的培养基是MS+2mg·L^-16-BA+0.1mg&......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方淑桂,陈文辉,,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06
为了解决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自身繁殖问题,以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160的腋芽为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适合腋芽增殖的培养基是MS+2mg/L6-BA+0.1mg/LNAA,增殖系数为7.01,组培苗继......
[期刊论文] 作者:高山,林碧英,许端祥,林峰,, 来源:中国蔬菜 年份:2013
佳美是以强雌系43-C为母本,高代自交系59-W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8~12节,雌花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长棒形,瓜长26~35cm,横径...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方淑桂,陈文辉, 来源:福建热作科技 年份:2007
以甘蓝雄性不育系腋芽为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适合腋芽增殖的培养基是MS+2mg/L6-BA+0.01mg/LNAA,增殖系数可以达到5以上,且组培苗经一次继代就可脱分化;适合生根、壮苗培养......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高山,林碧英,傅睿清,,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12
对11个瓠瓜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小区前期产量与雌花开花期、子房柱宽为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83、0.73;小区产量与单瓜重、小区采瓜数、...
[期刊论文] 作者:高山,许端祥,林碧英,钟开勤,,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07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源自中国7个省份的38份瓠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96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8条,多态性比率平均为83.5%...
[期刊论文] 作者:高山,许端祥,林碧英,钟开勤,,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07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源自中国7个省份的38份瓠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4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5.2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中钐,林碧英,高山,许端祥,, 来源:长江蔬菜 年份:2014
冬季对7个菠菜品种进行植物学性状、产量、冬性以及抗病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C2、越超2个品种具备长势强、叶色绿、抗病、冬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可作为福州地区冬季主栽品......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高山,林碧英,傅睿清, 来源:长江蔬菜 年份:2011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苦瓜品种佳美及其亲本的DNA指纹进行分析研究,经多次试验,从108对引物中筛选出2对特征引物能同时扩增出F1代及其父母本的多态性条带,扩增产物具有高...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高山,林碧英,陈中钐,, 来源:长江蔬菜 年份:2014
为筛选出适宜福州早春大棚栽培的早熟、优质瓠瓜品种,对早春大棚9个瓠瓜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关瓠瓜具有早熟、瓜形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可作为福州及周边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傅睿清,高山,林碧英,许端祥,, 来源:长江蔬菜 年份:2009
利用方差分析法和高稳系数(HSC)法,对2008-2009年福州地区常见的苦瓜品种多点比较试验的产量结果进行了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佳玉苦瓜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3008.4kg/667...
[期刊论文] 作者:许端祥,高山,林碧英,钟开勤,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200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瓠瓜RAPD—PCR反应体系中5个反应组分的不同浓度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以期建立瓠瓜RAPD—PCR的最优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5μL的最优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