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39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新转,,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年份:2016
含水矿物是地壳、地幔,尤其是俯冲带内的重要矿物.高温高压下壳幔含水矿物电导率实验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高压相含水硅酸岩矿物的电导...
[学位论文] 作者:郭新转,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18
[会议论文] 作者:郭新转,王超,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陈思博,郭新转,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陈思博,郭新转,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橄榄石是上地幔中最为常见的矿物,其在上地幔中的含量可高达50-60vol%(Ito and Takahashi,1987;Ringwood,1975).因此,目前普遍认为上地幔的电导率主要是由具有联通相的橄榄石所决定的.前人的研究表明:温度、压力、氧逸度、水含量和橄榄石单晶的晶格方位取向是影......
[会议论文] 作者:李平,郭新转,陈思博,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近30年的大地电磁数据表明,在各种构造背景的中下地壳中存在0.01-0.1S/m的高电导率异常体,合理解释中下地壳出现的高导异常成因,引起岩石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高温高压实验等学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这可能由两个原因造成:主体矿物的不同对盐水体系电导率的影......
[会议论文] 作者:陈思博,郭新转,金振民, 来源:第十八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郭新转,芳野极,下宿彰,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研究的目的为用含水及盐水的岩石体系来解释地壳内高导异常的起因。用1260频率响应阻抗谱仪来原位测试样品电阻,所用的频率范围为1M-0.1Hz,所加电压为1V交流电压。实验条件为:1GPa,400-1100K。流体的体积分数由样品的孔隙度来估算。含水及含盐水的岩石体系的电......
[会议论文] 作者:许俊闪,吴小平,桂智男,郭新转,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在25GPa和1500℃的下地幔温压条件下,以顽火辉石(MgSiO3)和氧化锆(ZrO2)的混合物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种新的立方相MgZrSi2O7,为烧绿石型结构.这说明在下地幔的温压条件下镁钙钛...
[会议论文] 作者:许俊闪,桂智男,郭新转,吴小平,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在25GPa和1500℃的下地幔温压条件下,以顽火辉石(MgSiO3)和氧化锆(ZrO2)的混合物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种新的立方相MgZrSi2O7,为烧绿石型结构.这说明在下地幔的温压条件下镁钙钛矿可能与氧化锆反应,这或许可使从另一种角度来了解钙钛矿相在下地幔的性质.......
[会议论文] 作者:郭新转,陈思博,李平,张艳飞, 来源:第十八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李平[1]郭新转[1]陈思博[2],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近30年的大地电磁数据表明,在各种构造背景的中下地壳中存在0.01-0.1S/m的高电导率异常体,合理解释中下地壳出现的高导异常成因,引起岩石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高温高压实...
[会议论文] 作者:郭新转[1]芳野极[2]下宿彰[3],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研究的目的为用含水及盐水的岩石体系来解释地壳内高导异常的起因。用1260频率响应阻抗谱仪来原位测试样品电阻,所用的频率范围为1M-0.1Hz,所加电压为1V交流电压。实验条件为...
[期刊论文] 作者:袁四化,刘永江,葛肖虹,吴光大,胡勇,郭新转,李伟民,,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2008
根据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世上、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界面的特征,推断阿尔金山的主隆升时期为中晚中新世,山体的隆升导致盆地沉积中心向东迁移。盆地周缘山系的隆...
[期刊论文] 作者:袁四化,刘永江,葛肖虹,任收麦,吴光大,李伟民,刘欢,郭新转, 来源:世界地质 年份:2006
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的同时,伴随较大的逆冲分量,总体成花状构造,引起阿尔金山的垂向隆升,大量证据表明阿尔金山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快速隆升事件,即白垩纪、晚始新世一早渐......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新转,刘永江,葛肖虹,袁四化,孙知明,裴军令,李伟民,,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年份:2006
高精度的磁性年代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红三旱一号地区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年龄为40~26.5 Ma,上、下干柴沟组地层的分界年龄约为35.5 Ma。根据盆地内的沉积物与物源区的相关性,采集了柴达木盆地红三旱一号剖面新生代的砂岩样品,用Dickinson-Gazzi方法进行成分分......
[期刊论文] 作者:袁四化,刘永江,葛肖虹,任收麦,吴光大,李伟民,刘欢,郭新转,, 来源:世界地质 年份:2006
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的同时,伴随较大的逆冲分量,总体成花状构造,引起阿尔金山的垂向隆升,大量证据表明阿尔金山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快速隆升事件,即白垩纪、晚始新世—...
[期刊论文] 作者:裴军令,孙知明,王喜生,赵越,葛肖虹,郭新转,李海兵,司家亮,, 来源: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年份:2009
Geometry analysis of the Hongsanhan (红三旱) Sec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Qaidam basin illustrates the typical growth strata in the Xiaganchaigou (下干柴沟) Form...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