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93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4
皇帝有敬畏之心吗?有,我举两个史例。一次康熙帝在宫中设坛祈祷,长跪三昼夜,日惟淡食,不御盐酱。到第四日,步诣天坛,大雨如注,水满两靴,衣尽沾湿,步行回宫。其敬诚之心,...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人民文摘 年份:2014
清朝比明朝尝药更为严格:一器由御医、院判、内监依次尝药;另一器进御。清太医院初设在北京正阳门内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太医院大门悬挂"太医院"匾。大门...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本文对全清296年历史分作文化演变、文化自信和文化纠结三个板块进行论述。其一,就清朝兴盛衰亡的文化演变做出简要分析和简明阐述;其二,从文化史视野肯定清朝在版图、民族和...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正】 会同元年 (938年),辽升幽州为陪都南京,又称燕京.尔后,金、元、明、清,相继在燕京建都,其宫殿苑囿颇具民族特色.本文的旨趣在于:探讨燕京宫殿苑囿的民族文化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5
今是古的延续,古是今的由来。不了解历史就难以深刻地认识现在,不了解现在也难以准确把握历史今是古的延续,古是今的由来。不了解历史就难以深刻地认识现在,不了解现在也...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12
康熙帝恤农、悯农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绘《耕织图》。那么,康熙帝御制《耕织图》是怎么回事呢?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第二次南巡时,有江南人向他进献了一部《耕织图》。...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86
在清朝太祖努尔哈赤崛兴后一百年间,满汉文化交流为时势所趋,旗民所望。满族词人纳兰性德与汉族诗人吴兆骞的友谊,是清初满汉文化交融的生动例证,谱写出满汉文化交流的...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0
历史名城的文化遗产,既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有世界文化的共同性,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宝贵财富。但是,历史名城都面临着生产发展、人口增加、高楼迭起、城市膨胀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作为中国的首都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辽、金、元、明、清五代近一千年间 ,北京的历史文化特点鲜明。具体体现在三个层次的交融 :即农耕文化和牧猎文化的撞击与融会、京师...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满族研究 年份:2001
北京满族是全国满族的一个部分,又是清代满洲的主 体部 分。北京满族同全国各民族一道,对北京、对中国、对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 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在二十世纪北京满族所......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月读 年份:2014
分析康熙盛世的根本原因,应突出一个"一"字。这个"一"字,于康熙帝治国,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国家金瓯一统,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派一流;于康熙帝个人修养,我想起《论语·里...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5
清太宗皇太极继承汗位,是“正取”还是“夺立”?这是清宫史中的一个待解之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予确证,尚需史料。本文从五个女人、五个男人和五大事件的源头说起,由此总...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4
已仙逝的杜仙洲先生曾诗云:「明清两代紫禁城,尽是劳生血汗功。一殿一门皆瑰宝,论述有当不虚空。」这是杜老对《紫禁城建筑》一书的读后感诗。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周苏琴研...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4
满洲的悠久历史满洲即满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满族就其语系来说,属通古斯语系满语族。早在新石器时代,满族的先民即散居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中游沿岸及松花...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00
本文论述于谦生命历程,有着四种境界。这正如《石灰吟》诗所云:“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在登上历史舞台之前...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3
萨满教是国际性的原始多神教。满洲族信奉萨满教。清代宫廷与萨满文化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清代宫廷与萨满文化之关系网络中探讨满洲萨满教的历史演变、祭祀特...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7
明清之际,争局辽西。在二十二年之间,于宁锦狭短地带,明与后金——清双方集结二十余万军队,进行了中国古代史上最激烈、最残酷、最集中、最精彩的争战。争局双方各施谋...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5
明与后金宁远争局,已经发表论文多篇。但是,论者只论宁远之役而未论觉华之役,只论明朝宁远大捷而未论其觉华兵殁,只论后金宁远兵败而未论其觉华大胜。这既未能全面地阐...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年, 来源:历史档案 年份:1995
袁督师之死因,是袁崇焕研究中至为重要又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明末清初的文人,盖从袁崇焕个人责任去找答案;民元以来的学者,则从崇祯帝、明奸臣和天聪汗的个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