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1
侗族刺绣是一种用引针穿刺,将各种彩色丝线或棉线附着在织物表面之上,构成各种图案纹样的工艺技法。这种工艺技法不受底布经纬组织的限制,可以较为自由地发挥作者的构思...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9
板凳舞是苗族独特的舞蹈。每逢大喜日子,主客对饮,描至半酣,往往随手提起木板凳,"沓沓沓"地打响,边打边跳起舞来。尤其是送客出门时,主家和陪客的寨邻,总免不了提着木板...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9
粑棒舞广泛流行在贵州省平塘县各乡镇的布依族村寨,以大塘镇胜安洞口寨的粑棒舞最具特色。此舞过去常用于丧葬祭祀之际,一为祭奠亡灵,二为冲淡丧葬时的悲哀气氛。随着时...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4
打跳,彝族称为"古蔗",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也是彝族人民最喜爱最普及的群众性舞蹈。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打跳"的风格有异,在称谓上也有差别,如"打歌"、"跳歌"、"叠脚舞"、"叠...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4
独山花灯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它历史悠久。独山花灯最早是"地灯",其源于正月闹元宵玩灯的习俗。《独山县志》风俗篇载:"上旬内(正月)街坊龙灯彼此争胜,尤以无宵为最,自...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0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为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5
酒俗,是侗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黔东南侗寨,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的规矩。家家都放有一两坛自己用糯米酿造而成的米酒,约二三十度之间。在节日常有报酒(祝酒)...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3
水族村寨一般选择在平坝建村,或在半山腰台地建村,少数在山顶建村。村寨的规模大小不等,一般有十几户、几十户,少者只有几户,多者达上百户。村寨大小要根据耕地面积而定,...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2
屯堡源于明代。明初,为巩固边陲,朱元璋发兵远征云南。大军到达贵州后将大本营设在安顺。待云南平定后,朱元璋下令就地屯田养兵,并陆续将屯军家属和移民从安徽、江西、河...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9
反排,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城东南26公里,群山环抱,两山夹峙的一山凹里。全寨有二百余户,房屋主要以木结构吊脚楼为主,依顺山热势,次第升高。有斗牛坪、...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9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的朝野佥载》上就有记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9
爱情性巫教舞,歌舞联姻,健康繁衍。爱情巫教舞是巫教舞中一种特别的舞蹈形式,主要表达苗族男女的爱慕之情。在蚩尤时代,跳月求偶之舞盛行,宋人陆次云的《洞溪歼志》,对跳月作...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3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全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也有较少人口的毛南族分布。毛南族是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惠...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6
毛南族的风俗习惯毛南族人民多以同姓同族聚居,村落依山而建,多为1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最大的也不超过百户。住房一般是瓦顶泥墙,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并于前面建有晒台,下层...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9
瑶族在识药、用药方面也总结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如识药谚语有"草木中空善治风"、"汁液有刺皆消肿"、"叶茂有毛能止血"、"叶里藏浆拔毒功"、"根黄清热退黄用"、"热药梗方叶...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3
卡蒲毛南族乡位于平塘县城东部,东与独山县羊凤乡接壤,西与平塘县平湖镇相连,南邻平塘县者密镇,北依平塘县苗二河乡和都匀市沙寨乡,距平塘县城、独山县城各17公里。全乡...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1
《苗族贾理》是一部文化内涵十分厚重而又濒临失传的苗族古代经典,在贵州省黔东南等地世代口头流传。它集苗族古代文学、史学、哲学、法学、语言学、民俗学、自然科学、...
[期刊论文] 作者:阿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9
锦鸡舞是源于苗族芦笙舞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民族舞蹈,发源于贵州省的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是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