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50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芳,马广约,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9
对小麦新品系皖9231-8特征、特性作了系统观察,并对其在沿淮地区作稻茬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马广约,沈宏彬,等,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0
利用钾细菌将土壤中难溶性钾转化为可溶性钾是增加作物钾营养的一个途径,在三个点共10公顷示范田的对比示范结果表明:每公顷小麦施15kg生物钾肥,能提高小麦最高茎蘖数、公顷穗数......
[期刊论文] 作者:马广约,高福平,周军,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1995
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太谷核不育小麦课题组从S6RI-82轮回品系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系。1990年引入我场,在1991~1993连续三年的品比试验中,表现出大穗大粒、早熟、高产、抗病等特点,平......
[期刊论文] 作者:马广约,赵磊,沈宏彬,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0
利用钾细菌将土壤中难溶性钾转化为可溶性钾是增加作物钾素营养的一个途径 ,在三个点共 10公顷示范田的对比示范结果表明 :每公顷小麦施 15kg生物钾肥 ,能提高小麦最高茎蘖数...
[期刊论文] 作者:马广约,王丽芳,王绍义,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1997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系皖2219具有高产、多抗、品质佳等优点,1995~1997年凤台县农科所2年区域试验,l次生产试验,3次平均单产479.3公斤,比扬麦158单产428.5公斤,增产sl公......
[期刊论文] 作者:马广约,王丽芳,王绍义,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1998
一、半冬性品种在我县一直占有相当比重,因为这些品种能及时利用早茬,错开农活,充分利用冬前光、热条件,促进增率、长叶和幼穗分化,一般不会出现暖冬过荣拔节和寒冬冻害现象。半冬......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芳,马广约,王绍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9
对小麦新品系皖92318 特征、特性作了系统观察,并对其在沿淮地区作稻茬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A systematic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
[期刊论文] 作者:马娟,陈勇夫,史方祝,马广约,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2
沿淮地区地处南北冷暖交汇处 ,气候变化异常 ,小麦播种生育期间常受旱灾、涝灾、冻害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本文总结了本区小麦避灾、抗灾、减灾的高产高效栽培对策措施The ar...
[期刊论文] 作者:李纯海,刘士冲,马广约,王绍义,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1996
水稻旱育壮秧专用肥的研制及应用李纯海,刘士冲马广约,王绍义(凤台县农牧渔业局232100)(凤台县农科所231100)水稻旱育秧技术的三个关键环节是肥床、旱育、浅栽。其中肥床是基础,为培育肥床。满足......
[期刊论文] 作者:杨赞林,甘斌杰,余增亮,马广约,王丽芳,王绍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1
皖麦(皖9231-8)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春性,一般单产6 000~6 750k/hm2,适于沿淮、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90cm,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
[期刊论文] 作者:甘斌杰,杨赞林,张少华,代秉勋,高福平,马广约,周军,沈林,,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5
小麦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8年育成,1992 ̄194年分别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产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本文就1993 ̄1994年度省区试材料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种×环境互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杨赞林,张少华,甘斌杰,代秉勋,高福平,马广约,周军,沈林,,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6
皖麦26号(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单产6000kg/ha,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cm,长芒、白壳、红粒、半用质,千粒......
[期刊论文] 作者:杨赞林,张少华,甘斌杰,代秉勋,高福平,马广约,周军,沈林,计文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6
皖麦26号(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单产6000kg/ha,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cm,长芒、白壳、红粒、半用质,千粒......
[期刊论文] 作者:甘斌杰,杨赞林,张少华,代秉勋,高福平,马广约,周军,沈林,计文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5
小麦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8年育成,1992~1994年分别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产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本文就1993~1994年度省区试材料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种X环境互作效应等......
[期刊论文] 作者:杨赞林,甘斌杰,余增亮,孙继明,朱荣毅,汪良成,杨艳洲,马广约,王丽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9
皖麦32 号(2219)系以扬麦158 经离子注入(30 Kev,80 次)引变,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春性,单产6 000kg/hm 2 左右,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90cm ,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千粒重38g......
[期刊论文] 作者:杨赞林,张少华,甘斌杰,董淮滨,张瑶书,李家元,张多胜,马广约,王丽芳,王昭义,李先金,童俊,杨艳洲,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7
皖麦27号(皖91808)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半冬偏春性,单产5250~6000kg/hm2,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5~90cm,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千粒重40g左右,粗蛋白......
相关搜索: